正在長大的「江小白」 30億豪賭全產業鏈

正在长大的“江小白” 30亿豪赌全产业链

(圖為江小白農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道

提到江小白,無不令人與其寄滿情懷的年輕心態聯繫起來,然而,事實是實業企業江小白已經羽翼漸豐,正在慢慢長大。

7月28日,《華夏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江小白酒業與重慶市江津區政府、江津白沙園區、江津農委在重慶江津區,正式簽署“江小白酒業集中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以及“江小白高粱產業園”項目合作協議。

江小白酒業董事長陶石泉表示,兩個協議的簽署將使得江小白酒業在現有產業深度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產業鏈的規模,強化產業鏈的縱深,著眼於未來建立更強大的優質生產能力。而此次大手筆地發展全產業鏈將投入30億元的巨資。

逆勢投資啃硬骨頭

不得不承認,自2013年白酒行業調整以來,全國性名酒和地產酒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影響,市場呈現不景氣態勢,對於白酒行業的投資普遍呈現謹慎態勢。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江小白酒業堅持“品類差異化、品質高端化、品牌年輕化”的三品戰略,堅定佈局未來建立優勢產能的指導思想,採取收購加擴建的兩個手段,持續在清香型高粱酒的發源地江津白沙鎮,已經擁有總計佔地面積760畝的老字號驢溪酒廠和江記酒莊兩個酒廠,在收購及改建擴建產能上累計已投資20億元。已擁有原酒釀造產能3萬餘噸,瓶裝產能2000萬箱。

正在长大的“江小白” 30亿豪赌全产业链

(圖為江記酒莊青石板發酵池)

一面是逆勢投資做產業佈局面臨著巨大的投資壓力和投資風險,一面是在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積極做大品牌的知名度拓展市場。敢於從年輕化小眾市場切入,敢於從小瓶酒的細分市場切入,敢於從清香型切入。

酒業泰斗、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曾祖訓曾用28個字評價江小白的口感,“無色透明,香氣幽雅,糟香舒適,醇厚綿甜,諧調豐滿,餘味爽淨,風格典型。”

而江小白也似乎做到了逆勢成長,在連續幾年的行業調整中,他們紮紮實實地做好川渝的局部市場,直到2015年,江小白才試點性地挑戰一些非常有難度的市場,比如武漢、合肥、鄭州等競爭非常激烈,他們稱這個階段為“啃硬骨頭”。就這樣默默耕耘了近6年以後,直到2017年,隨著一波電影電視劇的植入,隨著江小白電商運營的效果取得實質性進展,隨著白酒行業彷彿一夜之間重新變得景氣起來,在頭部名酒企業高歌猛進的時候,江小白迅速完成了全國化佈局,進入了全國近50%的地縣級市場。2018年,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汾酒等全國性品牌進一步高速增長,地方酒企反而陷入了增長放緩甚至邊緣化的境地,這一輪的調整,江小白彷彿有預見性一樣踩準了節拍。

對此,陶石泉坦言,2017年如果我們沒有開始局部全國化,我們就很難做了,我們只能老老實實地做一個地方品牌,幸運的是我們搶到了寶貴的半張門票,半張全國化品牌的門票。

加碼投資全產業鏈

“逆勢投資靠信心,順勢而為靠理性,江小白的戰略視野已經打開,更要大膽幹!江小白早已經列為了江津區重點項目,也列入了重點企業發展計劃。鼓勵和幫助實體企業做大做強,江小白依託江津區富硒農業,依託優勢的釀酒傳統,依託古鎮旅遊資源,具有新時代的創新價值。江小白是就業人數多,稅收貢獻高的實實在在的實體企業。”重慶市江津區政府譚慶區長在此次簽約儀式中談道,“希望江小白能夠站在更高的高度制定戰略,能夠腳踏實地地實施戰略,從江津走向全國,從江津走向世界,重塑江津釀酒的歷史榮光。”

據悉,這次江小白與江津農委簽署的“江小白高粱產業園”項目,包括“高粱產業”“循環農業”“農旅產業”三大塊。

既有釀酒傳統,又拿到了全國化品牌的半張門票,得到政府明確的產業政策支持,江小白稱這是一次理性的決策。陶石泉談道:全產業鏈投資佈局,是董事會審慎決策後的重要戰略,優質供應鏈和高效產業鏈,是將傳統產業的經營環節的點串成一條線,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線、是面的競爭,點狀的競爭很難適應下一步的發展,優質產業鏈一定將是實體型企業未來十年的重要風口。

據瞭解,此次與江津區白沙工業園簽署的“江小白集中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中,涉及投資規模30億元,用地規模1300畝,包含的項目為手工精釀車間、機械化釀造車間、麻壇酒庫、瓶裝車間、成品酒倉庫、燒酒博物館、技術檢測中心等,同時包括玻璃瓶、紙箱、瓶蓋等配套企業、釀酒設備製造及研發企業、物流聯運企業,則能進一步促進江記酒莊形成以酒類生產加工為樞紐、連接上下游產業配套的全產業鏈集群。

此次江小白全產業鏈的完善,除了建立以酒廠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外,江記農莊也是關鍵。“酒廠+農莊”的模式,江小白是想在江津白沙鎮建立一個基於風土風味的小產區。這種結合江津富硒資源、結合農業產業升級的企業戰略,自然會得到政府的青睞。

不過,極少對外提及的重慶江記農業有限公司,處於半保密狀態已經投入建設3年時間了,這是江小白全產業鏈佈局中往上游產業延展的一個局部。負責農業板塊的副總裁唐鵬飛,本在大城市裡生活著,3年前開始帶領一幫農業專業的小夥子,天天山間地頭地跑,挖水渠,修路,平整土地,人也曬黑了,一臉的健康膚色。現在公司里人見人愛,因為農莊的副業,蔬菜地已經開始給食堂供應健康蔬菜了。正所謂“手裡有菜,人見人愛”。

“把錢搞得多多的,把人搞得多多的,是幹事業的前提條件。”陶石泉談到他的經營哲學時提道,新時代的酒類企業要學會與狼共舞,與人共贏。酒業毫無疑問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也是一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

基於如此大的投資規模,江小白早在3年前就佈局了資本市場,引入了享譽全球的IDG資本和高瓴資本。在外界看來,陶石泉是一個個性極其鮮明但內心篤定的經營者。“我們特別不在乎短期的投資和得失,但是特別在乎長期價值。我們要做時間的朋友,對未來、對人才的投資是最大的投資。”陶石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