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期《梨園春》的戲裡戲外

千期《梨園春》的戲裡戲外

《梨園春》千期盛典的演出現場。資料圖

“現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梨園春》……”每週日晚上七點半,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主持人的問候都會準時響起。

6月24日,中國最長壽的電視戲曲節目《梨園春》,迎來了自己的第1000個生日。從1994年至今,《梨園春》已經陪伴了觀眾整整24年。

當退休已久的倪寶鐸和龐曉戈兩位主持人再次一起站上《梨園春》的舞臺,說出熟悉的問候語時,臺下的觀眾輕輕抹去感動的眼淚。“從上世紀90年代全村人圍坐在一臺黑白電視機前觀看《梨園春》,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剛剛倪老師的聲音一響起,我的鼻子就酸了”,一位觀眾說。

節目片頭的年份從1994年、1995年一直到2018年,如今《梨園春》已經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的引領者。

一千個夜晚的真情守候,終於迎來今天的璀璨時刻。

“戲迷擂臺” 飛入尋常百姓家

1994年10月,《梨園春》在創辦初期還帶有些許的試探性,規模較小,節目製作、編排人員僅有4個人,形式也比較單一老套。20世紀90年代,在港臺流行音樂、搖滾樂的夾擊之下,戲曲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戲曲的發展存在很大危機,演出市場一直較為蕭條。

當時《梨園春》欄目定位為戲曲欣賞類節目,播出的內容多為名家名段等舊戲,劇種絕大部分是河南的劇種,以河南豫劇為主,受眾也多為年齡較大的老戲迷,這一時期收視率並不高,節目反響平平,並未引起什麼特別的轟動。

60多歲的武合付是個資深戲迷,《穆桂英掛帥》《小二黑結婚》《朝陽溝》等豫劇選段更是張口就來,但是這一時期的《梨園春》對他來說,吸引力並不大,“和我收集的光盤、磁帶差不多。我每期必看,還是從戲迷擂臺賽,有了普通人的參與開始的,和我一樣的戲迷也能上臺表演,舊戲新唱,讓人激動”。愛湊熱鬧的武合付也就不用四處找哪裡有劇團演出,哪裡有戲友唱戲了。

那一年是1999年,《梨園春》經歷了首次改版,最重要的是確立了以戲迷擂臺賽為主體板塊,以名家名段、摺子戲、戲曲小品等形式較為新穎的節目為輔助板塊的基本格局。

“戲迷擂臺賽”一經推出就迅速受到全國各地戲迷的歡迎。傳統戲曲隨著電視傳媒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滿足了廣大戲迷的願望和要求,“使原來隱藏於民間的戲迷觀眾在短時間得到集體顯現。”《梨園春》欄目總製片人龐曉戈說。

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豫劇院副院長賈文龍表示,《梨園春》戲迷擂臺賽的設置,讓全國各地喜歡豫劇的觀眾都可以參與競爭。從城市到農村,從三四歲的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踴躍登臺。

在賈文龍看來,這不僅讓專業的戲劇演員,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淋漓盡致地發揮,讓更多的觀眾能瞭解河南豫劇和戲曲藝術的發展趨勢,也推出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民間擂主,他們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培養了自己的戲迷粉絲。這讓《梨園春》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戲迷擂臺賽”不僅吸引了河南的戲迷,還有黑龍江、雲南、新疆、臺灣的戲迷千里迢迢前來打擂,一爭高下。自1999年增加戲迷擂臺賽這一環節以來,有幾十萬人來《梨園春》報名比賽,欄目組收到觀眾百餘萬封來信。

戲迷擂臺賽成為整個欄目最吸引觀眾的環節。

“秦夢瑤、趙海梅、孫鴻雁……說起擂主那可多了去了。”提起《梨園春》的擂主,武合付如數家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擂主秦夢瑤,當時還是小丫頭,扮作小老太太的模樣唱《朝陽溝》,聲情並茂,完全不輸給大人”。

參加成人擂臺賽的,大多數也是來自民間的老戲迷,有工廠的普通工人、種大蒜的農村婦女、祖輩種田的老漢,也有地方劇團專業的戲曲演員。2012年度的金獎擂主煤礦工人周雷達;2017年度的金獎獲得者天津評劇演員高玉娟,只因為參加了一次電視戲曲的打擂,便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如果當地有選手參加擂臺賽,一家人、一村人,甚至更多人都會積極地關注。來自山東菏澤的孫鴻雁在獲得《梨園春》擂主後,經常參加戲曲演出,成了遠近聞名的百姓明星。河南偃師縣的農民曲耀星更是因為連續三次獲得《梨園春》擂主,使整個縣城都沸騰了,每到節目播出時,大家就守在電視機前,緊張地觀看,他能否守擂成功。他的參與吸引了家鄉方圓幾十公里的人對他和戲曲的關注。

不僅如此,《梨園春》還注入了直播熱線、專家點評、樂隊現場伴奏等新的內容,參加表演、打擂的劇種也明顯增多,不僅有河南地方戲,同時兼容京劇、黃梅戲、越劇、秦腔、晉劇、評劇等劇種,到2005年2月,參演的劇種達21個,展現了《梨園春》欄目極大的包容性。

《梨園春》兼容幷蓄、百花齊放

“戲曲讓我領略了音樂之美,更讓我學習到了傳統文化,擁有一份文化自信。”1999年,年僅8歲的秦夢瑤成為《梨園春》第一位明星小擂主。

秦夢瑤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繼承了父親的表演天賦,跟隨父親去《梨園春》現場玩耍的時候,被導演偶然發現,上臺打擂也是純屬偶然,沒想到竟奪得了當期少兒擂臺賽的擂主。

如今,秦夢瑤再次登上《梨園春》,帶領20位小“老太太”重溫《朝陽溝》經典唱段。秦夢瑤說,《梨園春》承載了自己太多的回憶,可以說是亦師亦友亦家人。

小舞臺大社會人間百態盡在梨園。24年來,《梨園春》湧現出許多擂主明星。他們有的考入國戲,有的成為戲曲專業演員,通過《梨園春》這個舞臺,完成了人生的蛻變。據統計,20多年間共有45萬人參與海選,兩萬餘人走上擂臺,萬餘人在這方舞臺上圓了夢。

“《梨園春》對打擂者的選拔,不拘泥於職業、年齡,更不拘泥於河南本土,它從一開始就兼收幷蓄。”龐曉戈說。

出生於河南上蔡縣的張豔紅就是其中的一員,“戲曲實現了我的愛心夢,感謝《梨園春》這個舞臺”。

與秦夢瑤的一唱成名不同,張豔紅的經歷頗為坎坷。家境貧寒的張豔紅小時候沒有機會上學,喜歡唱戲的她便拜一位民間嗩吶藝人為師,學習吹嗩吶。

張豔紅回憶,冬天的時候,她常常站在村外的田間迎風練習,一練就是幾個小時,手腳都凍僵了,嗩吶中流出的汽水凍成一尺多長的冰柱。師傅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練習時旁邊就放著一根筷子,只要稍有差錯就會捱上一筷子。

年齡稍大,就開始跟隨師父到小山村裡四處演出賺錢,這一呆就是8年。

後來由於農村的戲曲演唱隊不景氣,農村的戲班子越來越難以生存,1996年,張豔紅輾轉到鄭州尋求發展。在鄭州一家戲曲茶樓打工的時候,一位客人點戲,張豔紅偶然獲得了上臺演出的機會,並因此得到了50元小費。

從戲班子裡走出來的張豔紅,又看到了唱戲的生存空間,於是決心好好學戲。報名去專業戲曲學校學習,向戲曲名家請教,經常到基層演出鍛鍊,張豔紅一刻也不鬆懈。

幾年下來,張豔紅的演唱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她也一直在尋找機會檢驗自己。《梨園春》成為她渴望的舞臺,在朋友的鼓勵下,張豔紅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總決賽。

2001年1月23日除夕之夜,經過激烈的競爭,張豔紅成為《梨園春》2000年度的戲迷擂臺賽金牌擂主。“獎品是一輛汽車,在當時來說算是比較貴重的了。”張豔紅高興地說。

2000年4月,河南電視臺梨園春藝術團成立之初,張豔紅就被聘請為該團演員,不辭辛苦地跟隨梨園春藝術團到全國各地巡迴演出。

演出之餘,張豔紅力所能及地做著慈善和公益活動,援建希望小學、開辦愛心助學公益活動、資助貧困大學生、成立河南省張豔紅孤兒藝術培訓基地等。從小家境貧寒的張豔紅深知這些貧苦孩子們更需要關愛和幫助,張豔紅說自己通過《梨園春》改變了命運,她也希望儘可能地為這些孩子提供一些學習和成長的條件。

《梨園春》,土地裡生出的力量

“24年來,《梨園春》為一大批戲迷觀眾送去了歡樂、感動與精彩,許多戲迷也與《梨園春》建立了濃厚的感情。”在千期梨園盛典上,一位來自河北的戲迷張杏莉講述了自己一家人對《梨園春》的熱愛,每週日一家人都定時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並且每期父親都會做好筆記。

“河南衛視梨園春錄,《第一本》,第31期至第130期,1999年11月7日到2001年10月7日”……每本封面的開頭都有類似的幾行字。隨手翻開一頁,上面詳細記錄了第69期《梨園春》的演播狀況,地點、時間、每一位打擂者的名字、家鄉以及觀眾的打分支持率等。從1999年戲迷擂臺賽開播直到老人前年去世,共17年的觀看筆記,足足有9本。

這些本子平日都被老人鎖在櫃子裡,十分寶貝。

和張杏莉家人一樣,每週日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看一場《梨園春》,成為許多觀眾雷打不動的習慣。

《梨園春》千期,全國各地的戲迷也專程趕來錄製現場。

來自西安的93歲高齡的李玉英老人更是現場演唱了《卷席筒》選段,彌補了當年因為家境貧困沒有登上《梨園春》打擂的遺憾。 在《梨園春》的帶動下,戲曲頻道和戲曲欄目大量出現,先後有19家電視臺開辦了戲曲欄目,然而在眾多的戲曲欄目裡,除了河南衛視的《梨園春》辦得有聲有色外,其他戲曲欄目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

談及《梨園春》為何能夠保持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範軍認為,“《梨園春》是真正的紮根到人民群眾土壤中的一個節目”,河南水土養育了一代曲藝人,河南人對戲曲的熱愛是流淌在骨脈裡邊的音符。現代豫劇更是貼近百姓生活,說的是家常裡短,唱的是悲歡離合,弘揚的是仁義禮智信,傳承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範軍表示,地處中原的河南歷來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核心,是各地來往交流的必經之地,而且歷史上多個朝代在這裡建都,西安、洛陽、安陽、開封一帶,長期處於全國的政治中心,中原文化得到了大力扶持和弘揚。同時,各地所出現的藝術形式也在這裡碰撞和交流,中原文化不斷吸納、融合各地域文化,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性。

在過去,婚喪嫁娶、禳災祈福,甚至科舉得意、店鋪開張,都要請上戲班來熱鬧一番。直到現在,這樣的風俗依舊在河南一些地方保留著。

“不管是傳統劇目,還是近現代的劇目,語言都是民間生活用語,所演唱的都是貼近民間生活、貼近民間情感的劇目。從豫劇產生到現在,正是因為它一直都真實地再現了廣大民眾的生活,堅持了貼近民眾的原則才贏得了發展。”範軍說。

一直以來,《梨園春》欄目不僅通過電視把戲曲送到千家萬戶,還組織各種各樣的送文藝下鄉活動。《梨園春》“心連心”慰問演出活動,曾多次組織明星擂主、戲曲名家組成演出小分隊,到工廠礦山、田間地頭、農民家門口、大學校園進行義演。

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是牛派丑角藝術的傳承人,如今雖已年界半百,仍然活躍在戲曲舞臺的最前線。金不換說,他帶領的劇團每年都要演出300多場,無論嚴冬酷暑、風霜雨雪,劇團一如繼往地堅持演出,雖然條件十分艱苦,“但付出的同時換來了老百姓的喜愛就值得。”金不換感慨道。

唱響梨園新時代

“《梨園春》對我們這代演員來說,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見證著它的成長,它也把我們的作品帶出河南、走出國門。”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曲劇團團長孟祥禮回憶起自己的戲曲之路感慨萬分,小時候能接觸戲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街串巷的電影放映隊和戲曲劇團,他最盼望的就是村裡能來戲曲團唱戲。

每到這樣的日子,他就會早早來到村頭的打麥場,佔據一個最好位置等著電影或戲劇上演。舞臺上演員們優美的唱腔、瀟灑的舞臺動作,舉止言談、一招一式都會讓他琢磨和模仿好久。

“《梨園春》是河南的文化名片,我們也可以把優秀的戲曲作品,河南的文化思想表達、呈現在全國觀眾的面前了。”在孟祥禮看來,《梨園春》的建立對他們專業豫劇團的演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很多專業演員通過這個舞臺結識了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戲曲藝術家,自己也能夠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如今在《梨園春》的舞臺上活躍著一批非常具有藝術潛質和表演能力的中青年的演員,通過他們在梨園春舞臺上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河南戲劇事業的春天。

然而《梨園春》創立之初,正是中國戲曲界低迷的時期。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的文化消費觀念和審美方式都發生了急劇的改變。

新的娛樂方式大量湧現,在家有電視,在外有影院、歌廳,在這種娛樂方式多樣化與現代化的衝擊下,傳統的民間文藝被當作“老土”的東西看待,吸引力下降,年輕人對此尤其不感興趣。

“河南衛視的《梨園春》欄目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它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傳媒結合起來,用現代傳媒重新塑造戲曲,使傳統戲曲找到了在新時期傳播的途徑,這也是它彌足珍貴的地方。”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豫劇院黨委書記汪荃珍說。

24年來,《梨園春》欄目不斷推陳出新,先後打造了《梨園春》《擂臺緊急風》《好戲天天看》等子欄目,舉辦“中國豫劇節”等大型戲曲文化活動。《梨園春》還陸續開展了烏魯木齊戲曲周、北京戲曲周等活動,傳播優秀的戲曲文化。

近幾年來,《梨園春》堅持走出國門到美國、澳大利亞、甚至南美等地巡演,為當地人民瞭解河南、瞭解中國搭建起一座文化橋樑。

美國舊金山的漢學家、戲劇學者格雷先生在千期梨園盛典之際,特意來到梨園春錄製現場。他說,自己雖然身為外國人,但是通過接觸《梨園春》,切身感受到了中國戲曲文化的魅力,通過戲曲他愛上了中國、愛上了中國文化。

為了培養更多的戲曲傳承人才,《梨園春》欄目還舉辦“薪火相傳梨園情拜師大典”,一批批的年輕演員在老一輩藝術家的培養下,更好地傳承著戲曲文化。

戲曲這一門傳統藝術也在不斷開出新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