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最近一檔名為《心臟信號2》的韓國戀愛真人秀在網絡走紅。觀眾如同追看一部青春偶像劇,為八位普通男女的戀愛選擇“操碎了心”。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渴望真愛是永恆的話題,戀愛相親類節目也同樣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美國有《單身漢》播出超過20季;在中國也不乏《非誠勿擾》 《相約星期六》等長壽節目;韓國的明星戀愛真人秀 《我們結婚了》成功後,索性策劃起世界版,邀請中國、日本等海外藝人加入其中;就在近年,有一檔名為《戀愛島嶼》的真人秀又在英國走紅。

然而,關注度居高不下反饋卻褒貶不一。有的節目價值觀扭曲,把金錢、顏值、社會地位作為衡量人的標準;有的節目過分追求戲劇化,把誇張劇情從熒屏延續到現實生活;而圍繞明星做文章的節目收官即 “分手”,僅剩的一兩對 “欲蓋彌彰”,看中的仍是 “捆綁營銷”帶來的流量。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在業界看來,聚焦普通人,風格清新的節目走紅或許標誌著戀愛真人秀迎來發展的轉折點:展示戀愛中的小心思,捕捉生活細節而不是刻意放大沖突,傳遞健康、成熟、理性的都市婚戀觀,才能讓觀眾真正 “心動”。

雖然是秀,觀眾可不喜歡看到劇本的痕跡

《心臟信號2》的拍攝地,是一幢明亮通透的“信號小屋”,四對男女先後入住其中,在同一屋簷下自由發展和約會。他們都是初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有 “智慧擔當”——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職知名企業的職場新人;有 “顏值擔當”——幫父親打理家族企業的同時,追求藝術夢的演員志願生;有“品味擔當”——涉足時尚、美食、音樂等多個領域的餐館經營者。

節目鎖定25至35歲這一年齡段中“出身普通人卻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嘉賓,被網友解讀為意圖呈現都市成熟男女間的戀愛——擺脫了校園戀愛的青澀,避免了明星配對遭人質疑的“逢場作戲”,節目嘉賓顏值在線,又擁有一定的社會歷練與經濟實力,無疑讓真人秀向真實靠近了一步。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與過往戀愛真人秀中刻意製造的誇張橋段不同,嘉賓之間的互動更為隨性。在女嘉賓的交流中,理想的男性畫像相比於多金帥氣這些指標,成熟穩重但不給人壓迫感成為更重要的考量;而對於節目中的男嘉賓,性格獨立、高學歷、有品位的都市女性則更受歡迎。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沒有真人秀一貫的獎金誘餌和淘汰威脅,節目中的男女更像“跟著感覺走”。取代戲劇化推進的,是鏡頭捕捉的細膩互動與微表情。隨著幾對男女互動的深入,觀眾代入感加強,感慨“不自覺跟著心動”。

無獨有偶,在上海電視節期間舉辦的“iFormats模式大師班”上,英國itv節目模式研發部總監艾拉·烏曼斯基在談到英國大熱節目《戀愛島嶼》的成功經驗時,也提到觀眾對真人秀日益增長的“真實”需求。

她說:“觀眾並不喜歡看到節目受到劇本、製作人操控的痕跡,觀眾更希望看到他們的自由發展,我們所要做的,是關注嘉賓的互動,通過鏡頭放大萌生的愛意,通過節目機制調動嘉賓的積極性。”

與之相反的,是收視與爭議並存的美國長壽戀愛真人秀《單身漢》。節目為一位所謂“鑽石王老五”男嘉賓,挑選數十位個性迥異的單身女性。男嘉賓通過各種形式的約會,每期淘汰一名女嘉賓,直至最終選出一位 “真愛”,在節目結束時“求婚”。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20多季下來節目中算計連連,更不用說現實中那一對對節目結束就分手、破產、甚至意外死亡。此後名為《鏡花水月》的美劇,更被認為是影射《單身漢》製作方為挑動戲劇衝突無所不用其極,足見公眾對這種手法的反感。這樣的節目中,“真愛”成了幌子,收視率才是永恆。

普通人唱主角,健康婚戀文化的引導是關鍵

然而僅憑“真實”二字,並不能抓住觀眾的心。綜藝人開始在風格、內涵上進一步升級。

與一度盛行的明星戀愛真人秀不同,《心臟信號2》反其道而行之,讓明星成了“觀眾”,在場外根據調動心理學知識、微表情分析、行為學常識,推理每一期“愛情線”即配對的變化,豐富觀眾觀賞體驗的同時,也傳遞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價值觀取向。

剝開戀愛的甜蜜外衣,更長久的吸引力來自一致的品味和愛好。與之相類似的,日本《別被狼君所欺騙》則引入桌遊“狼人殺”,提醒少女警惕愛情中的那些“花言巧語”和“溫柔攻勢”。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相比動輒在豪宅“紙醉金迷”的歐美戀愛節目,《心臟信號2》《別被狼君所欺騙》等亞洲節目走的是“純愛”路線,折射出婚戀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異。這也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當美國的《單身漢》節目讓25個女生使盡渾身解數“追逐”一位所謂“高富帥”男嘉賓時,遭遇觀眾惡評的原因。

節目傳達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戀愛變成了單方面的刻意討好,甚至是惡性的同性競爭。《心臟信號2》中思想經濟皆獨立的女性,專注工作也懂得尊重照顧女性的男性,則是當下都市社會更受歡迎、更有倡導價值的類型。

文藝作品裡,從此王子與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固然是觀眾期待的腳本。但作為大眾客廳文化的綜藝,如何通向這一答案,則需要綜藝人在每一程設卡把關,相比於刻意製造衝突橋段,倡導健康、美好的婚戀觀才是更應被寫入所謂節目“劇本”的。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其實,戀愛相親類節目才是綜藝市場的硬通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