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近年來,演藝圈的確有點烏煙瘴氣!負面新聞頻繁事發令吃瓜群眾目不暇接,但是比“天價片酬”“罷演罷錄”這種暴露出來的問題更加令人擔憂的則是隱性危機,越來越多年輕演員找不準自己定位,以明星標榜自己,沒有作品說話,依託流量大肆放大明星效應。內心更加渴望一夜爆紅,為此不惜蹭熱度、玩花邊,更有不少明星專注於紅毯時刻,搶鏡功夫可以說煞費苦心。而在其最本質的工作演戲上暴露出種種問題,臺詞弱靠配音,危險動作用替身、吃不了苦、挨不了餓,摳圖、濾鏡等等,如何對得起觀眾?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當然,粉絲對明星的盲目追捧掛鉤商業價值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高昂的出場費堪比戲骨演員的無數倍,這種不平衡使得不成熟的行業生態變得更加惡化,從而對年輕演員與觀眾帶來更多的錯誤引導。保持初心!這是筆者近年來看過對演員評價出現率最高的詞彙之一!這種現象讓人喜憂參半,為何要提保持初心,初心是什麼?這檔在愛奇藝上線的年輕演員品訓節目《演員的品格》給出了答案。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從第一期節目來看,新人演員在顏值上的平均分可以給到90分,型男靚女著實是頗為養眼!而節目進行中的火辣程度也十分吸引人。除了在專業上的基本考量之外,筆者特別注意到其中的很多細節非常用心,比如嚴苛的制度甚至觸及到他們的生活習慣當中,而分班操作也在無形中提升了競爭的殘酷性。這種壓榨式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刺激新人演員的底線,也許《演員的品格》中我們最後就能看到觸底反彈的逆襲選手,用實力說話最是最終的勝者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而《演員的品格》通過實戰演練讓新人演員們不斷成長,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傳遞的正向價值觀,為他們之後真正的演藝之路奠定好基石。這種形式頗像軍隊或者說軍訓的理念,只有在演習中多流汗,才能在戰場上少流血。而以這種模式刺痛新人演員,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擺正自己(不要陷入盲目的自信中),另一方面可以清除他們身上的戾氣,一步一個腳印前行,因為真正的演員絕沒有一步封神之人!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演員的品格》看似是在培訓這60位新人,實則也是以他們為翹板,引導觀眾的價值觀念。比如節目中,井柏然、周冬雨他們不僅有專業的水平,也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他們就是衝著品格兩個字而來。通過節目,讓大家看到更多的人生軌跡,其中不乏有想更進一步提升的願望,觀眾和演藝者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者比照差異,無形中也是推進了文化輸出的發展。

哲學家黑格爾曾對演員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現代人把演員稱作藝術家,對這行藝術職業表示十分尊敬,因為表演藝術需要很多的才能:知解力,毅力,知識儲備乃至要達到頂峰還需要一定的天賦”。這段話中,黑格爾直接將演員升級到藝術家,而且提出觀眾對他們表示十分尊敬,為演員二字的擔子很重。身為公眾人物,他們不僅要為作品負責,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更加註重,一旦人設崩塌,後果不堪想象。演好一個好角色不難,難的是演好自己的一輩子!這也是為什麼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為何如此罕見的原因。

國內首檔“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做人態度是修煉演技基礎

很多人想知道演員的品格中,什麼是“品格”?它究竟是不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廣泛品格?其實在這個概念剛剛形成的時候,大家都在摸索階段,也許有演員以這個來“鍍金”。其實,當你真正看這個節目就會發現不那麼簡單!演員的品格,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對待演戲的態度,最後才是演技。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忠於人品”才是對喜歡的演員最厚重的讚譽。如此下來,“錢途無量 ”與“前途無量”也並不是選擇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