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醫生髮現尿毒症,透析5個月等到腎移植

您願意花10秒時間來表達您的醫院,以拯救一位亟需器官捐獻的人嗎?現在,只要打開手機支付寶,可一鍵完成公民器官捐獻的登記註冊。6月11日是“中國器官捐獻日”,國內39個城市的70家醫院積極參與系列宣教活動。今年器官捐獻日活動的主題是“器官捐獻,我願意”,首次啟動了線上參與平臺,《器官捐獻,我願意》同名微電影當日在社交媒體上啟動,並同時點燃線上愛心傳遞活動。

30歲醫生髮現尿毒症,透析5個月等到腎移植

30歲醫生突發尿毒症,5個月等到腎移植

雖然是腎移植術後第16天,但他看上去狀態不錯。即使身為一名年輕醫生,可他之前還是被尿毒症擊倒了。他是陽江高新區一名骨科醫生,今年才30歲。在如往常一樣值完夜班、第二天做了一臺手術後,他感覺自己很不舒服,趕緊補了個午覺,但不適感沒有減輕,仍然頭痛、血壓高。職業的敏感讓他趕緊做了個檢查,結果發現竟然已有尿毒症,得馬上做血液透析,最好的治療方法還是腎移植。

從不接受病情,到開始透析治療,再到寄望於腎移植,他說自己不幸中幸運的是,等了5個月就等到了腎源,接受了腎移植。經歷了這些後,他現在積極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加入到器官捐獻的行列中去。

30歲醫生髮現尿毒症,透析5個月等到腎移植

我國器官捐獻量世界第二但仍短缺

據瞭解,自2015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合法來源以來,公民器官捐獻事業3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為2766例,2016年達到4080例,2017年達到5148例,捐獻量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4月,中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17085例,捐獻大器官突破4.8萬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郉洲院長介紹,廣醫二院器官捐獻數量和體量在全國位於前列,器官捐獻數量已經排全國第三。去年,廣東省器官捐獻約668例,廣醫二院有100多例。廣醫二院器官移植中心已經能開展腎臟移植、胰腺移植以及多器官移植。

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目前中國每年約有30萬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僅有1.6萬多人有機會獲得器官移植。而一位器官捐獻者最多可以幫助9個人獲得新生。

30歲醫生髮現尿毒症,透析5個月等到腎移植

逾30萬人“一鍵登記”器官捐獻

據介紹,自2016年底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開通支付寶“一鍵登記”通道以來,已經有超過30萬人登記註冊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在我國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只是一種個人意願與愛心的表達。而真正需要完成器官捐獻,不僅需要符合一定的醫學、倫理條件,還必須經過家人的書面同意才能完成。但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會堅定家屬同意在其逝後器官捐獻的決心。”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勁東稱,自從2010年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啟動器官捐獻這個活動以來,廣東省連續8年全國第一,捐獻例數連續8年全國第一。截止到2018年6月3日,廣東省2018年上半年捐獻是318例,全國2497例,廣東佔12.7%,目前排全國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