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期還款的背後,究竟是方便還是暗坑?

信用卡分期還款的背後,究竟是方便還是暗坑?

年初的時候,有個銀行業務員來公司推銷信用卡,小編興沖沖的辦了一張,結果一個同事眼巴巴的看著我,說了句「真羨慕你,我想辦但是批不下來」。

後來經過溝通我才知道,這位大兄弟手裡有十餘張左右的信用卡,額度全部被他刷空了,再加上借唄白條等一些小額貸款,額度也被用空了,七七八八加起來,他的外債居然高達20萬!

聊到最後的時候他嘆了口氣說「每次一發工資我就立馬還款了,可這錢怎麼感覺越還越多呢?」聽到這兒,我問他「你是不是用分期了?」「那可不,不分期我這怎麼過呀」

好了,終於找到問題所在!信用卡分期——這個大家潛意識認為能幫助自己減輕負債壓力的產品,其實是銀行偷偷給你挖的坑……

天下沒免費的午餐

信用卡分期還款的背後,究竟是方便還是暗坑?

類似這樣的銀行短信,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收到過不少。一旦我們的信用卡有一筆較大額度的消費時,銀行就會“貼心”的發來消息(或打電話)告知可以採用分期還款的方式來減輕壓力。

但是,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不要以為銀行這是人性化服務,擔心你還款壓力大,所以主動給你分期,其實銀行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賺你的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下,信用卡分期的一些坑。

信用卡“分期”之坑

以上面收到的短信為例,你一看每個月只要還1208元,心裡美滋滋的想要不自己分個期吧,但其實信用卡分期還款的實際資金成本遠比你想象中要高的多!讓小編給你算筆賬:

以上圖中的14499元為例,分12期,每月本金和手續費分別是1208元和86.99元,看似年化資金成本不過是(86.99/14499)*12=7.2%而已。

但事實上,你並非一直欠著銀行14499元,每月本金歸還1208元,即14499元的1/12,到了最後一個月時,就只欠銀行1208元了,仍要支付86.99元手續費。

(1+2+3+4....+11+12)/(12*12)=54.17%

7.2%/54.17%=13.3%

經測算,持卡人實際支付的真實年化利率約為13.3%,接近銀行官方宣稱的7.2%的二倍。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銀行信用卡的分期還款,其真實利率都在13-20%之間,低於13%的幾乎沒有。

信用卡“最低還款”之坑

除了分期還款以外,信用卡使用中另一個大坑,就是“最低還款”。

持卡人在到期還款日前無法償還全部應付款項時,可按髮卡行規定的最低還款額進行還款,一般規定的最低還款額為消費金額的10%及其他各類應付款項。

這種形式,實質上是分期業務的隱性版本。即把應還款分成兩期,一期是最後還款日先還一小部分,另一期是下一期賬單還款日還完剩餘欠款。

當還不起錢的時候,其實應儘量避免最低還款額還款,因為“最低還款”是所有分期業務類型中利息最高的。

舉個栗子:一個人的信用卡賬單日是15日,到期還款日為次月5日。

如果12月15日的賬單是10000元,那他的“最低還款額”是1000元,在1月5號先還了1000元。

那麼,按照銀行現行的最低還款計息方式,你在1月15日的對賬單中循環利息為:10000元×0.05%×31天(12月5日至1月5日)+9000元×0.05%×10天(1月5日至1月15日)=200元。

這200元就你這一個月所需要償還的利息。也就是說,如果選擇利用最低還款額償還欠款,將不再享免息期。而是需要承擔每日萬分之五的利息(0.0005*365=18.25%),並按月計複利還款。

是不是很嚇人?

殊不知大家的血汗錢都成為銀行滾滾的利潤了。

銀行賺的缽滿盆滿

為了讓大家能更直觀的看到各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收入情況,給大家找了個張2017年上半年幾個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收入數據:

信用卡分期還款的背後,究竟是方便還是暗坑?

在眾多銀行當中,招商銀行信用卡業務是最漂亮的,2017年招行信用卡年交易額達到2.97萬億元,同比增長30.6%,實現了驚人的增長速度。

將近3萬億的信用卡業務當中,假設分期業務佔比佔10%,那就是3000億,這麼多分期業務當中如果平均分期9個月,每月手續費0.75%,那光分期業務收入就是202個億,這是多麼的肥美。

總而言之,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信用卡分期,如果遇上萬不得已的情況,那就在各大銀行比較一下哪家銀行費率比較便宜,這是小編整理的各銀行賬單分期手續費率對比:

信用卡分期還款的背後,究竟是方便還是暗坑?

祝各位剁手黨們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