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還是「風溼性關節炎」?一字之差,結局迥異

溫馨提示: 所有科普為黃閏月教授及其團隊成員原創,歡迎患者朋友轉載,免費奉獻群眾,但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也請讀者不要相信文後的任何產品廣告!

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僅僅一字之差,人們經常將兩者混為一談,無法對這兩種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這次,黃閏月教授就將"類風溼關節炎"與"風溼性關節炎"說清道明。

首先,類風溼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寒冷、潮溼等因素可誘發本病。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最常受累。

“類風溼關節炎”還是“風溼性關節炎”?一字之差,結局迥異

風溼性關節炎以下肢大關節為主,注意與痛風的區別

類風溼關節炎是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溼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就好比,滑膜有了炎症,會將軟骨、骨頭等一點點"吃掉",損害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最終導致關節殘疾。

“類風溼關節炎”還是“風溼性關節炎”?一字之差,結局迥異

類風溼關節炎以對稱性小關節疼痛為主,伴有晨僵

一、為什麼會得病?

風溼性關節炎:與人體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密切相關,且感染途徑至關重要,咽部鏈球菌感染是發病的必要條件。

類風溼關節炎:病因未明,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有關。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裡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

二、有什麼症狀?

風溼性關節炎:一般起病急劇,伴有咽痛、發熱和白細胞增多,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以大關節受累更為常見,如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腕關節等。典型的表現為對稱性、遊走性疼痛,並伴有紅、腫、熱的炎症表現。關節症狀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常在天氣轉冷或下雨前出現關節痛。臨床表現可有:1.關節疼痛;2.肌肉疼痛;3.不規律性發熱;4.皮下結節、環形紅斑;5.舞蹈症;6.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

類風溼關節炎:1.關節僵硬:關節運動障礙,活動受限。其中"晨僵"是類風溼關節炎的標誌性症狀之一。 2.腫脹:關節腔積液導致關節腫脹。 3.疼痛:關節腔內的炎症導致其敏感而脆弱。持續的關節炎症導致關節破壞,引起疼痛。4.發紅發熱:關節處的皮膚會比周圍皮膚更紅更熱。5.心、肺、血液等全身多系統損害。

三、檢查有什麼異常?

風溼性關節炎:白細胞升高;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質酸酶可為陽性;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類風溼因子常陽性

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因子、抗環狀瓜氨酸(CCP)抗體、抗角蛋白抗體(AKA)等常陽性;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

風溼性關節炎:應用水楊酸製劑療效常迅速而有效。

類風溼關節炎: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溼藥、糖皮質激素等,

五、預後如何?

風溼性關節炎:預後相對較好,急性期關節症狀消失後不遺留關節畸形,這些與類風溼關節炎不同。

類風溼關節炎:預後不佳,長期病變後可以出現關節破壞畸形。

(圖片來自網絡,為公益傳播,若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廣東省中醫院風溼免疫研究團隊正開展多項類風溼關節炎臨床研究,已經通過WHO認證的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將為患者提供多項免費檢查和細緻的跟蹤隨訪,歡迎聯繫作者團隊加入,一起克服類風溼關節炎!

團隊成員:黃閏月、陳秀敏、趙越醫生。網絡可以通過小鹿醫館、微醫(掛號網)等APP問診和掛號,也可以關注廣東省中醫院服務號,通過搜索醫生掛號。祝您早日康復!

“類風溼關節炎”還是“風溼性關節炎”?一字之差,結局迥異

文後福利: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朋友福利!

廣東省中醫院風溼免疫研究團隊的高級研究小組為大家介紹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最新國際進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同時就大家關心的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和遺傳、規範治療、日常調護及飲食調理等現場答疑並給出建議,幫助患者通過有效健康調理提高生活治療。

此外,我們將免費為患者測試骨密度、提供疾病資料和手冊、符合條件者可免費體檢等。

時間: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12:00

地點: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8樓宣教室

授課內容:

類風溼關節炎的規範治療 黃閏月教授(團隊負責人)

類風溼關節炎的日常調護及飲食 周穎燕博士後

類風溼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優勢 陳秀敏副研究員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大德路11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