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近日,眉山市東坡區泡菜產業局發佈公告,為進一步豐富完善博物館展陳和社會服務功能,更好地宣傳東坡泡菜歷史與文化,提升東坡泡菜知名度和影響力,決定對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閉館時間為2018年7月9日—2018年9月30日。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what?你只知道韓國有個泡菜博物館,中國也有泡菜博物館?

是的,你沒聽錯。中國泡菜博物館於2012年7月18日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是國內首家以泡菜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位於中國泡菜城AAAA景區內,年接待量達到45萬餘人次。中國泡菜博物館開館,再現了古代川人醃製泡菜場景、四川民俗嫁娶以及現代泡菜的傳承與創新等,構成別具特色的“三千年泡菜,中國人味道”風情畫卷。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據瞭解,此次改造升級的項目建築面積約4200平米,內容主要包含:展陳昇級、擺件充實、功能提升、周邊景觀提升打造等,進一步完善和挖掘泡菜歷史文化、生產與工藝、科普與創新、營養與健康、發展與成就,合理地增加現代科技元素與產品等。

改造之後的中國泡菜博物館會將泡菜歷史、文化作為重點,充分展現世界泡菜文化、中國泡菜文化、四川泡菜文化的精髓。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說到眉山就不能不提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這彪炳千年的三蘇父子。

尤其是蘇東坡,據史料記載,酷好天下美食的蘇東坡當年不僅喜食泡菜,還親手製作泡菜。“梅止於酸、鹽止於鹹,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鹹酸之外”,曾利用泡菜烹製“東坡肘子”、“東坡魚”等人間美味,還留下《菜羹賦》、《東坡羹賦》、《老饕賦》等一百多篇詩文,由此,東坡泡菜便隨著大文豪從政行吟的足跡和優美詩篇,而名揚天下。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在《舌尖上的中國Ⅱ》第四集《家常》節目中,就深度關注了“中國泡菜城”眉山,以團圓的故事情節,把眉山的東坡泡菜、家常美食以及眉山人的質樸溫情推向世界。一罈罈回味悠長的泡菜,一道道包含溫情的家常美食,承載著東坡文化與東坡味道,更承載著四川眉山百姓人家質樸的情懷和對未來的希望。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當然,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一提到泡菜可能首先想到的會是韓國泡菜。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韓國泡菜在品牌打造和對外推廣上,的確很成功,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作為最具韓國代表性的傳統料理之一,在韓國,也專門建立一個泡菜博物館,這也是韓國唯一一個食物博物館。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它於20多年前開放,目前為止已經有10萬遊客到訪過。這個博物館就像整個韓國一樣,把泡菜文化看得很重要。博物館裡甚至設有一個滿是關於醃製食品的參考書和學術論文的圖書館。

中國泡菜博物館閉館升級改造 完勝韓國泡菜博物館

關於韓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泡菜?

由於韓國位處高緯度地區,冬天很長,氣候很冷,蔬菜生長的季節較短。每年冬天,韓國家庭主婦必須為家人準備過冬食品。秋天時將白菜、黃瓜和蘿蔔等蔬菜加以醃製,因此冬天時家家戶戶都有各種各樣的泡菜。除了白菜以外,各種帶葉青菜,如蘿蔔、韭菜、香蔥、黃瓜等也可以作為泡菜的主要原料。根據不同的口味,肉或海鮮也可以用在做輔料。這樣風味各異,製作方法各異,就使泡菜的種類達100多種。韓國泡菜還用於各種料理。

最後還是要說,泡菜雖小,但確是我們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道開胃菜、調味品,希望中國的泡菜能夠不斷繼承、發揚,讓全世界都能領略到這不一樣的中國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