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8年,壽光這個村又將迎來巨變……

5月的一個傍晚,暴曬了一天的太陽西下,露出夕陽的餘暉。清風陣吹,這時口子村的幾位街坊鄰居像往日一樣來到街口乘涼嘮嗑。坐定,話題依然是在村裡傳了些許時日的拆車庫,半月前,村裡消息靈通的老李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爆炸性消息:上口鎮要進行綜合治理,鎮上的意思是我們村的1000多處車庫全部拆除!“能耐得吧!拆拆試試,能拆動才怪來!”“不可能,家家戶戶都有車庫,多少年了,他還能給咱拆了?這事懸!”隨著幾位長者的附議,人群裡爆發出一陣陣自信滿滿的附和聲。連日來,這樣的聲音在口子村各個街角、樹蔭下醞釀發酵。

然而事情卻並非他們預料的那樣:6月1日,口子村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大會直接開到了村委大院,緊接著鎮上60人的工作組進駐村裡,同時作業機械轟鳴著開進口子村,全員全力全線壓上,不到半月,村民最初的“自信”被粉碎,1073處違建車庫全部被清除,家家戶戶門前亮出了6米寬的衚衕。6月10日,曾經堅持認為口子村車庫不可能拆的李慶雲,看到最後一戶的車庫被拆除後,頗有深意地笑了。站在旁邊的第四小組組長馬效平問他為什麼笑,他說,“口子村的車庫早就該拆了,原以為你們拆不動,沒想到這麼徹底!”

口子“不鬆口”

口子村老村原先緊挨彌河河道,1984年到1990年間,為了擺脫彌河大水威脅,口子村整體搬遷到了現在村址,搬遷後的口子村,完全是一個新規劃的新村,新式的房子、寬闊的街巷,曾一時成為壽光北部的明星村、美麗村,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有失文明的現象也開始出現,守著6米寬的衚衕,村民動起了心思,開始星星點點地搭建車庫,隨後違建車庫大行其道,村民爭相搭建,到今天1100戶的口子村違建車庫達到了1073處。

5月2日,上口鎮農村綜合治理命令下達後,口子村的主要任務就是拆違。可是口子村村莊大、人口多,村情複雜,加之村班子多年來軟弱渙散,如果真向著1073處,涉及900餘戶的車庫動刀,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村班子心裡沒有底,鎮幹部心裡也沒有底。“口子村的違建車庫一直都是上口鎮多年的心病,決心拆也不是一次兩次,但是都因為難度太大擱淺了。”上口鎮副鎮長、廣陵片總支書記趙新法坦言。

工作確實如想象的難幹:到5月20日,村“兩委”動員了一週,僅有村“兩委”成員以及黨員等拆除了自家的20餘處,其餘群眾皆等待觀望。

不同意拆,群眾也有自己的說法:一是有村民表示車庫都是真金白銀蓋的,少則花費一兩千,多則花費兩三萬元,現在把車庫、雜物房全部拆除,他們心疼;二是車庫都是成排搭建的,相對齊整,如果只是為了拆違而拆違,對他們的生活並不會帶來多大便利,反而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比如有的村民蓋了4米寬的車庫,只佔了3米的巷子,其中1米蓋在了自家院內,一旦拆除車庫,還要重新壘院牆。還有的村民把廁所一側蓋在了車庫內,拆除車庫後還要重新改廁等。

群眾言之鑿鑿,工作似乎陷入了死衚衕。從5月2日動員到5月26日,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一共拆了30餘處車庫就再也拆不動了。

怎麼辦?難題考驗著黨委政府的能力和智慧。

時隔28年,壽光這個村又將迎來鉅變……

一個新口子

群眾牴觸,說明群眾工作沒做通,怎樣才能撕開口子呢?上口鎮黨委思索著:拆就是割肉,誰都疼,那麼給予新生,讓口子人看到新希望或許能打開局面。多年來,口子村的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已相對落後,巷子沒有硬化,村民出門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土;村莊幾條大街的排水設施不暢,一遇大雨,村莊就容易發生內澇,村民們急切期盼解決村莊排水問題……“借這次綜合治理,搞美麗鄉村,讓口子村有個大變樣!”漸漸地,一條似乎可行的路子在上口鎮黨委主要負責人頭腦中慢慢清晰起來。

6月1日,口子村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大會在村委召開,黨委書記王法順叫人打開村委大院的門,面對坐滿村委大院的參會群眾,以及門外熙熙攘攘的口子集上的人群,鄭重承諾:口子村的父老鄉親,請放心,口子村車庫不光一拆了之,拆了是要建設美麗鄉村,為全村硬化巷子,讓群眾出行更方便。只要全村車庫全拆,所有巷子一律硬化,哪條巷子先拆完,先硬化哪條。鏗鏘承諾,入耳入心。口子村多少年沒見鎮幹部了,這位“一把手”的一席話,打動了在場的口子村群眾,大部分村民的態度也開始出現轉變,“若是為了建設‘美麗鄉村’,讓村民得實惠,我們就同意拆。”看到一絲曙光後,上口黨委積極行動,在派駐工作組的幫助下,上口鎮黨委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和政策支持,把口子村列入“美麗鄉村”建設計劃。與此同時,口子村組織村民代表到上口、營裡的多個村莊實地參觀“美麗鄉村”,並且迅速拿出道路規劃圖,張貼在全村顯眼處,讓群眾看到未來街巷硬化的實景,進一步掃除群眾的疑慮。眾措並舉,一下子打開了突破口,從6月7日開始,口子村車庫拆除迎來了全線飄紅,最初是一戶一戶地拆,一天拆幾戶,工作做通後,一條巷子一條巷子地拆,一天最多拆到100多處,不到一週,口子村所有車庫被全部拆除,且沒有發生一起衝突事件。6月14日,記者到口子村採訪,家家戶戶門前已不見車庫成排的“壯景”,取而代之的是全村大搞整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場景。與前日的忍痛不捨的心情相比,現在口子村村民更加釋懷,村民笑著說:“我們正在期待一個新的開始。”

時隔28年,壽光這個村又將迎來鉅變……

一群“口子黑”

時隔28年,壽光這個村又將迎來鉅變……

6月14日,記者在口子村村委“綜治臨時指揮部”內看到,牆面上按照小組張貼著各小組的任務分佈圖,上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秀忠告訴記者:“我們採取銷號法,只要拆除一戶,就在戶主姓名上面貼上小紅旗,7個小組施行掛圖作戰,同臺比武,比學趕超。”回首這場硬仗,上口鎮主要負責人直言,口子車庫殲滅戰,是一次群眾工作的大實踐,更是一次幹部作風的大考驗。部署大會召開當天,市工作組同志和上口鎮60名機關幹部組成的專項工作組進駐口子村,臨時徵用村委一間辦公室當做指揮部,既是指揮部也是休息室和食堂。

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工作組同志以“走軟腿肚子、磨破嘴皮子”的韌勁,一遍遍為村民講政策、做工作。每當做成一戶村民的思想工作,工作組成員當即就拿著自帶的電鑽、錘子、螺絲刀等工具,幫助村民把違建車庫拆除。“最初大夥使不慣這些傢伙什,拆起來都笨手笨腳的,後來一個個都成了行家。”上口鎮黨委委員、南樓片總支書記王坤是專項工作組第七小組的組長,眼前的他身材結實、皮膚黝黑,看上去不像幹部,倒更像莊稼漢。“黝黑的皮膚是我們工作組全體成員的標準色,組長、成員,無一例外。”王坤笑著說,他們都把這種膚色稱為“口子黑”。拆遷期間工作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每天早上7點前,人員全部到位,上午全部紮在村民家裡做工作、幫著拆違建車庫。中午12點回到“辦公室”吃幾個包子,然後從中午12點多一直到晚上8點盯在現場,回到“辦公室”吃完飯,8點半,各小組研究彙報當天進度。

王樹愛是市派駐上口鎮工作組的組長,他告訴記者,一開始拆除車庫,由於衚衕被車庫佔據了一半,大型車輛機械根本進不去,沒辦法,上口鎮機關幹部自己當拆卸工,用手抬肩扛的方式,拆除、清運,無論男女老少,全部上陣,近40℃的溫度下,頂著太陽揮汗拆卸搬運的景象令人動容。 “跟第一天見到他們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黑了,也瘦了,幹部們為了我們村受累了!”村民李紀舟告訴記者。

1個月,1073個車庫,口子村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大搬遷後,又一次完成了一起可歌可泣大拆遷,拆是為了建,拆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如今的口子,美麗鄉村已經全線推進,回望來時路,口子村的車庫殲滅戰註定將會在村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再過幾個月,3000多口子村人將迎接一個嶄新的家園,再過幾年,被幸福擁抱之餘,所有的口子人必將會回憶起這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