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狠抓軟體硬體建設 深化醫療改革

——天等縣人民醫院通過二甲綜合醫院複審工作綜述

□ 黃學安 勞貴銀

近年來,天等縣人民醫院迎難而上,結合實際,採取措施,狠抓醫院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強化醫院管理,不斷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強化管理機制、監督機制和考核機制,有力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力抓醫療質量管理,不斷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並取得了喜人的成效。日前該院通過了二甲綜合醫院複審,成為我市首家通過複審的縣級醫院。

該院工作措施得力,工作亮點突出,多項工作成效顯著,並走在全市縣級醫院的前列:2015年12月率先在全市縣級醫院啟動了等級醫院複評審創建工作;1996年成為“國家級愛嬰醫院”;1999年通過了二級甲等醫院評審;2004—2005年,先後被天等縣人民政府定為“120急救中心”和“產科急救中心”; 2017年成立崇左市首家基層“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醫院住院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6.56%;引進的多項先進醫療設備和醫療系統成為“崇左縣級醫院首家”;醫院先後獲得“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和諧單位”“全區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優秀集體獎”“崇左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20多項榮譽。

加強領導 合力推進複審工作

該院把複審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緊抓好,切實加強專項工作領導,並多方合力,全面推進複審工作。自啟動複審工作以來,天等縣領導高度重視這一工作,在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了解決複審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該縣縣委書記吳強,縣長麥成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張雪奎等領導多次到醫院進行現場辦公,檢查指導“二甲”複審工作;縣衛生計生局局長黃振兆掛帥醫院二甲複審工作領導小組。區內外多家相關醫院在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民族醫院、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崇左市人民醫院等技術協作單位、對口幫扶單位的領導、專家多次到該院現場指導工作,解決了複審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該院層層落實工作目標責任,領導始終將等級醫院評審工作放在第一位,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評審工作領導小組,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採取“院長與分管領導籤,分管院長與科室籤”的二級責任狀簽訂模式,以部門、科室為單位,科長、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分層落實,人人有責,紮實推進工作。

完善各項制度 規範工作運行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做好複評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2016年3月起,該院根據實際,重新修訂了全院的各項工作制度,對各項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應急預案、操作常規等10多種工作進行了規範,做到崗位權責清晰、人員職責明確、工作流程具體可行,從制度上保障複審工作得到切實有效開展。

同時推行院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和完善了醫德醫風考評體系,定期開展醫德醫風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醫院醫德醫風建設取得良好的成效。2017年,全院住院病人問卷調查平均滿意度達95.0%以上,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對醫院進行社會評價和測評,患者滿意度為96.7%,職工滿意度為82.15%。

狠抓質量管理 不斷提高醫療水平

該院堅持質量強院,以等級醫院評審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日常管理、監督和考核,建立醫院質量管理體系及運行機制,定期召開質量與安全會議,開展多種形式的質量管理培訓,規範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討論活動。加強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危急值管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臨床路徑與單病種質量管理、醫療技術管理、醫院感染管理,強化圍手術期安全管理和非計劃再次手術等。通過專項檢查,充分運用PDCA、QCC方法以及魚骨圖、柏拉圖等管理工具進行管理,提高各項工作質量,努力在質量管理上實現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全員化。

強化醫院質量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行。在具體工作中,醫院抗菌藥物品種控制在35種以下,臨床抗菌藥物使用各項指標均在標準範圍。2017年,導尿管相關尿路千日感染率、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千日感染率、剖宮產手術切口感染率均為零,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和正確率都達到90%以上。醫院感染各項監測指標達到二級綜合醫院的要求,三年來未發生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和單病種質量控制管理。全院有12個科室開展了26個病種臨床路徑管理,均採用計算機軟件管理。有7個科室對12個病種實施了單病種質量控制,2017年4月開始通過了全國單病種質量控制系統當月上報相關監測指標,臨床路徑管理日趨完善。

重症醫學科專職醫護團隊組建完成,配備有ICU治療和搶救所需的各類專業醫學裝備,常規開展有創血壓監測、鎖骨下深靜脈置管術等技術,已多次成功完成重型顱腦損傷、腦血管疾病、心跳呼吸驟停等各種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護理,提高醫院急危重症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開展優質護理 促進“醫患”關係和諧

該院切實抓好優質護理工作,注重搞好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係。該院早在2010年6月就啟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 2012年底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覆蓋率達100%,並延伸到門診、急診、手術室。2017年,病人對優質護理綜合滿意度為96.8%;全院病人點名表揚護理人員達292人次;患者和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醫護患關係和諧。

該院充分利用質量管理工具,提升護理管理品質。近三年來,該院臨床各科開展的品管圈、護理專案及臨床護理質量改善達48項。其中,《降低新生兒紅臀發生率》《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內瘻的堵塞率》項目分別在2016年、2017年廣西護理管理研討會暨臨床護理質量成果展示會上展示。

加強硬件建設 改善就醫環境

加強醫院硬件建設是有效推進等級醫院評審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近年來, 該院多方籌資,先後投入1.5億元,建成了建築面積為20556平方米的住院大樓,進一步改善了住院環境。同時更新了醫院服務器設備和網絡,實施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使得網絡系統安全等級保護達到國家二級的標準和要求。還先後投入使用HIS系統、PACS系統、LIS系統、合理用藥系統、處方點評系統、抗菌藥物使用分級管理系統、臨床路徑管理系統、電子數字簽名系統等,有效提高醫療工作效率。

注重改善醫療條件和環境。近年來,該院對門診大樓、急診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樓、病案樓、辦公樓等進行了全面的修繕;整合門診診室,改造診室和候診區佈局;規範和統一醫院指引標識,減少了病人進醫院後“迷路”現象;重新劃定停車區,新增加停車位100多個;醫院全面控煙,使醫院診療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為患者提供了寬敞、明亮、更舒適的就醫環境。

該院大力推行便民措施,開設“綠色通道”,組織導醫隊伍為患者提供諮詢、分診、電話預約掛號;提供就醫服務指南、開水、輪椅、便民藥房、為危重患者及無助患者實行全程導診就醫及優先就診檢查等便民服務。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充實門診力量。對門急診和入院出院服務流程進行調整、簡化,並張貼公示各種就診服務流程;採取流程改造等方式縮短各種等候和各項檢查報告時間, 一窗口多功能,減少病人等候就診時間;安裝就診呼叫系統,方便群眾候診,採取“一人一醫”就診模式,保護病人隱私。完善價格公示制、查詢制、費用清單制,提高收費透明度。

深入推進“平安醫院”創建工作,加強治安、消防安全管理,採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範,安裝高清視頻監控140多個、配置乾粉滅火器500餘個,消防監控中心實行24小時監控。開展全院災害脆弱性分析,針對醫院情況制定了公共衛生、火災、停電、網絡癱瘓等40多項突發事件預案,並開展全員演練,使職工的應急素質和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得到增強,保障醫院職工和患者生命、財產安全。

深化醫療改革 堅持服務惠民

該院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先後與區、市內知名的三級醫院構建醫聯體單位。通過合作培養骨幹醫師、醫療骨幹下沉帶教培訓、指導科室建設等方式幫扶指導,使醫院技術水平與服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使群眾不出天等就可享受到大醫院的診療服務,讓群眾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該院認真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先後對口支援多家鄉鎮衛生院。通過長期派醫療護理骨幹駐點開展技術幫扶、定期派專家到受援單位授課、協助衛生院在村屯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村屯服務點”、設備捐贈、資金扶持等方式,努力幫助提高當地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對口支援的成效得到當地醫院和群眾稱讚以及上級領導的認可。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該院先後安排295名職工承擔4個鄉鎮17個村60個自然屯618戶貧困戶的扶貧攻堅工作。各幫扶人在完成繁重的醫療工作任務的同時,犧牲休息時間開展幫扶工作。醫院經常組織黨員、醫務人員到農村、學校、敬老院等開展義診、健康宣傳等送醫送藥活動,深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好評。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1月至今年4月,天等縣人民醫院及醫護人員獲得患者及家屬感謝30餘人次,收到錦旗31餘面,獲得感謝信20餘封,口頭表揚更是無以計數,進一步和諧了醫患關係,樹立了醫務人員和醫院的良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