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杰作。它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城市生活的热闹场面。

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画面开始为汴梁外城的景物,柳树、茅舍、田垅、菜地和驮运货物的驴骡。逐渐接近内城时,商贾行旅增多,不绝于道。路旁有店铺、客舍、货栈等,房屋更加整齐,上覆青瓦。汴河斜向在画中出现,河上航行有客货船十余艘,有的刚驶抵停靠,有的已泊岸卸货。

一艘满载的大船,桅杆顶端伸出纤绳,远远的有五个人在岸上奋力拉纤,逆水而进。另一只船则由众船工摇橹,缓缓前行。在汴河的狭窄处,一座式样新颖、结构精巧的拱形桥腾空而起,桥以巨木架构,没有一根桥桩,犹如飞虹。

桥下正有一艘客船通过,船上的桅杆已然放倒,众船工或撑篙,或指挥,或观察,或喊叫;桥上设有摊贩的集市,行商、车轿以及许多看热闹的市民拥挤在一起,其中一些热心者还站在桥栏杆外边,探出身子指手画脚,指点船只安全通过。过桥后有竹木搭的欢楼一座,精致华丽。房屋更为密集,人烟如云,大路旁搭了席棚、支着大伞,各行各业一一排列。

再前行,有一座木结构平桥架于护城河上,过桥后是一城门楼,楼作歇山顶,斗拱精巧。城门的一段外砌青砖,两翼城墙为土筑,墙上树木丛生。进到内城后,景象更见繁华,路上有骑驴者、有挑担者、有推车者、有抬轿者,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路旁有一家酒楼,楼厅内有人举杯欢饮。不远处为十字路口,人群南来北往,东行西走,络绎不绝。路边还有水井一口,二人在提水,一人在等候。画面最后有一处房屋,屋檐下挂有“赵太丞家”四字匾,有人在问医求药,旁边有柳树数株。画面至此戛然而止。

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然而,把清明上河图放大几十倍来看,它便不再只是一幅简单的生活场景图卷,里面描画的人物细节更是有趣生动,比如下图这个用扇子遮住自己脸的小哥。

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古时候,如果在街上遇见不想打招呼的熟人,就用扇子挡住自己的脸,此种行为被称为“便面”。这在北宋不仅不是不礼貌的行为,反而是礼貌之举。

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从图卷的最左端往右找,即可找到“便面”小哥

据《汉书·张敞传》: “ 然敞无威仪, … … 自以便面扮马。” 关于便面, 颜师古注: “ 所以障面, 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 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 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可见, 在汉代时候就有这么好的传统了。然而,没有扇子的现代人,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传统消失吗???

清明上河图里最有趣的一幕,萌得好高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