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文飛

6月28日,2018 CUCA中國二手車大會在大連開幕。全行業二手車人展開了又一次討論。這一次,融合和誠信成為討論的重點。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如你我所見,近十年來,我國二手車逐步繁榮,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已達1240萬輛。而繁榮的背後,我國二手車市場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我國二手車經營主體還很弱小而且非常分散,由此導致我國二手車流通效率較低。同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仍然有待培育。此外,產權登記和稅收制度仍然限制著二手車的發展。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在中國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看來,儘管我國二手車銷量已經超過千萬輛,但相對於AutoNation等國外巨頭,我國二手車經營主體很散,很小,也很弱,二手車市場效率還很低。為此,沈進軍指出:融合是當今行業發展的趨勢。要培育做大做強經銷商或者經營主體,保持汽車市場乃至汽車產業可持續的發展。

“我們的車源在市場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始終到不了消費者的手裡。”沈進軍感慨道。“我們要搭建一個平臺,減少中間環節,儘快地把有效的車源送達面向消費者的經銷商。要增加市場的有效供給,提高交易效率。”這一過程中,各實體二手車業態與新興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協作,將成為二手車產業鏈的重要舉措。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目前,我國二手車與新車企業相對較為獨立。實體二手車交易市場、主機廠和經銷商集團二手車部門、品牌二手車經銷商等業態間的業務模式和經營結構尚未形成有效的互聯互通。“二手車市場要和新車市場產生聯動,新車的經銷商開始進入二手車,二手車也開始進入新車的領域。通過提高融資租賃、置換等方式為市場提供有效的車源。”沈進軍如是說道。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不得不指出,政策的缺失也是阻礙二手車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癥結所在。沈進軍回顧,我國政府提出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時,聽取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建議,將建立二手車評估國家標準、臨時產權制度、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的徵收方式寫入振興規劃。時至今日,《二手車鑑定評估技術規範》已於2014年實施,但涉及到營商環境的稅收和臨時產權問題仍未解決,二手車仍未迴歸商品屬性。沈進軍向政府有關部門呼籲,希望改變增值稅徵收方式,由原來的全額徵收改為差額徵收。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後,我國二手車市場結構和經營體系得到了明顯改觀。車源處置渠道從分散逐漸走向集中,交易環境日益透明,配套服務也逐步完善。大量電商資本介入後,消費者對二手車的認知度有了明顯提高。然而,消費者認知加深的同時並沒有改變二手車的消費習慣。消費者對二手車的信任度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沈進軍表示:提供有品質的車、有售後保障的認證車是打動消費的有效方式。

結語:

本次二手車大會的主題為“融聚源,信行遠”,沈進軍概括為“融合”和“誠信”。融合就是二手車各相關經營業態互聯互通,提升車源流轉效率,做大作強經營主體。誠信則可以理解為推行行業標準,提升二手車源和二手車行業的公信力。從這些舉措來看,二手車行業的改變已經就位,要想真正推進二手車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國家落實稅收和產權登記制度。

挑戰面前 中國二手車需要的不僅是融合與誠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