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最近,美國老牌科技公司 IBM 被爆出,從2013年以來,已經靜靜裁了超過2萬名40歲以上員工。。。。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40歲可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餬口的年齡,也是最難離開一份工作的年齡啊。

難道40歲,我就該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嗎?其實,對於更多的科技公司員工來說,40歲才困惑或許已經晚了。知乎上,已經有程序員的“月經貼”,那就是:30歲了,程序員最迷茫的年紀,該怎麼辦?更年輕的畢業生已經在路上...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其實,無論是中國程序員,還是美國的程序員們,中年職場都難逃一種共同的憂慮,到底該怎麼往下走,碼農是不是個吃不起的年輕飯?

別擔心,小探今天就請了一位前谷歌資深工程師 Yan 來跟大家討論討論,工作了1年、5年、10年的程序員們,該如何規劃職場和提升自己。Yan 曾在谷歌連續三年獲得“Top performer”的稱號,也曾擔任技術面試官。

最好的提升在工作中

IBM 想靜靜裁掉 40 歲以上的員工,顯然沒法靜靜。。 一個最明顯的指責出來了:IBM 你存在“年齡歧視”!

但 IBM 是怎麼回應的呢?它說,我們為公司和員工能夠重塑自己能力(ability to reinvent themselves )而自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是唯一一家超過100年的科技公司。

照這樣來看,IBM 認為,裁掉的正是那些無法自我提升的員工。那問題來了,如果平日程序員工作很忙的話,又該如何找機會自我提升呢?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你別說,Yan 這位谷歌資深工程師就以親身經歷告訴小探,不要以工作時間長為藉口,因為程序員自我提升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工作中獲得的。當然,這裡也涉及不少人對程序員(碼農們)的一個誤解,那就是程序員做的都是重複性的、機械性的工作,但並非如此。

對每個程序員來說,是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做的。項目面前,人人平等。但是,面對新項目時,經理給不給你機會參與,這就存在不平等了。

怎麼理解呢?Yan說,剛進公司,每個程序員都是從簡單、基本的工作做起的,但是即使你在做簡單基本的工作,你也需要讓經理和同事認可你的能力。這就對新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積極、更好地完成任務,獲得上級的信任。“有能力者任之”。

“當你在組裡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得到肯定後,一旦有好的項目出現,經理認為你能夠承擔更大責任,項目自然就讓你參與了。當你參與有挑戰性的項目越多時,你就自然從項目裡獲得成長。” 總結下來,Yan 說了三個詞,

Impact(影響力),Motivation(動力),Ownership(主動性)。 Yan 在谷歌擔任工程師時,曾連續多次獲得“最佳員工”(Top Performer)。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這也是為什麼像谷歌、Facebook 等國外大公司,會要求員工在一定年限內晉升,否則會被認為達不到公司對員工在主動性、影響力方面的要求。

以谷歌和 Facebook 為例,Level3 是程序員們進去的普遍級別,Level4 是具有博士學歷程序員進去的級別,但往上升一級,公司都對員工有固定年限要求。

升不了,就面臨走人的可能。

28歲規劃好,30歲不迷茫

如前面所說,對硅谷各大科技公司員工來說,在固定的年限裡實現升職,是很普遍的要求。舉個例子,谷歌程序員如果要從 Level3 到 Level4,一般需要1—2年,Level 4 到 Level5,一般允許2—3年。升職所需的3—5年,恰好就處於程序員25—30歲的階段。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Yan 建議,如果要避免30歲不迷茫,就要28歲開始規劃。

怎麼做呢?比如說,當你是一位級別4的程序員時,就已經對業務較熟悉了。這時,應該想是不是希望升到5,如果是的話,不妨直接跟經理明確表達自己的期待,然後聽取經理對自己現階段和下階段的期待(expectation)是什麼。

“瞭解期待,才能讓自己對下一階段要做的任務和現有能力的差距進行充分判斷。”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多跟更高級別的人聊天。Yan 認為,中國程序員可能比較謙虛、內斂,但還是要先想清楚,再說出來。

回到知乎的問題,30歲的程序員確實迷茫,怎麼辦?在 Yan 看來,30歲的程序員,意味著是一個成熟的程序員。更多的可能是選擇太多,但並不清楚要走哪條路而迷茫。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30歲並不是初級員工的階段了,面臨的項目可能已經很成熟。這時候,不妨問一下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是繼續在這個領域鑽研,打造行業經驗,還是跳槽找一個新的發展環境。

但總的來說,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還是要有提前意識,並不斷地調整。“提前兩年就應該想了。”

人到中年?更容易實現突破

硅谷有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大公司做程序員升到級別5,就意味著“安全”了,公司並不會主動辭退你。這個說法在同為程序員的 Yan 看來,有正確的一面,但也有不完全的一面。

Yan 舉例,谷歌大概有 60%—70% 的員工是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員工”,自己在20個人的組裡,有3到4個都是級別5這樣的員工。正確的是,對級別5的員工來說,確實很“安全”,可以不需要擔心辭退,安心做著原有的任務。但也有人不因為年齡而限制自己能力,真正實現級別跨越。比如自己的一位領導,到了40歲實現連跳兩級的跨越,可見,35—40歲反而是把自己沉澱下來躍升的黃金時段。

同時,Yan 觀察大公司產品創新、技術創新路徑發現,一般創新都來自級別5以上的員工。除了初級員工暫時無法達到真正創新的能力,公司對更高級別員工,也有能主導產品創新,找到團隊下一步發展方向等能力的要求。

如果順利升到資深工程師的級別,也度過30歲大關,又該如何規劃自己呢?

Yan 建議,如果不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還是應該提升自己,否則也可能因為表現不佳,被放到“觀察區”。不妨用突破舒適區的心態,學習新的技術。畢竟,技術更新換代很快,當時自己正用得熟練的技術,可能就不是當下最火最熱門最新潮的技術了;又或者,可以在公司內進行換組,大公司換組相對是比較容易的。總之,找到感興趣的方向,才能實現提升。否則,確實容易陷入上升天花板。

程序員“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軟實力可培養

最後,談及自己為什麼能多次獲得谷歌“最佳員工”的經驗,Yan 給了三點建議,第一,要主動(Take ownership);第二,知道自己當下做什麼;第三,做得比別人快,比別人好。

無論什麼行業,Yan 認為,都要找到你職場裡的導師,新進入公司的員工,更應該多交流,跟更高級別的人交流,從而幫助自己建立起職場計劃。Yan非常感激自己當時的經理,是一位非常好的導師。正因為他明確地告訴 Yan,對你的期待,你下一步應該做,才讓 Yan 的職場走得比較順利。“知道這幾年分別要完成什麼事情,也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