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同庫:當「豬倌」創業奔富路

苏同库:当“猪倌”创业奔富路

慶陽網訊“打工只能養家餬口,發展產業才能真正立業。”這是記者在華池縣林鎮鄉張岔村採訪養豬大戶蘇同庫時,他說的一句話。

蘇同庫本是陝西吳起鎮白堡鎮人,1988年跟隨父親來到張岔村安家落戶。十多年前,由於村裡沒有水電,路也沒有修通,為了更好地生活,蘇同庫選擇離開家鄉外出務工。

2017年5月,蘇同庫結束了15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張岔村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在鑽採公司當技術員一年能掙10萬元,但總歸是給別人打工,趁著年輕我想自己創業。”蘇同庫說,其實在辭職前,他就瞅準了養豬這個致富門路,利用空閒時間四處打聽養豬大戶的地址,跟著他們學習。

去年,蘇同庫辭去了技術員的工作,花了10萬元蓋起豬棚,前後分三次買了240頭豬,將自家的30畝地全種上了苜蓿。他把自己十幾年來的全部積蓄都“賭”在這些豬身上。

跟別人不同的是,蘇同庫採取的是放養的方式。他說:“這種方式不僅省飼料,而且豬肉比圈養豬的肉質更好,自然價格也高一點。”

然而,養豬遠不止他想得那麼簡單,不到半年蘇同庫養的豬開始接二連三的病死,他才發現自己缺的不僅僅是養殖技術還有防疫知識。他開始求助鄉里的獸醫,慢慢控制住了病情。本以為當年就可以賺錢的蘇同庫發現,忙活了大半年,收益還不夠折損,更談不上收回成本。

張岔村包村幹部王改麗知道情況後,積極聯繫鄉政府讓蘇同庫跟隨縣農牧局、畜牧局參加培訓,併為他爭取了8萬元的產業扶貧貸款。

現在,蘇同庫基本掌握了豬的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技術,他養的豬存欄達到140頭。按照蘇同庫的計算,現在養的20頭母豬,一年產2胎,一胎產8個豬崽,在沒有折損的情況下,今年8月份賣掉一部分就能收回成本。

“今年,我打算再買100頭豬,到年底就有300多頭了,如果效益好的話,我打算再開一家肉店,我很有信心把養豬產業做大做強。”蘇同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