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磅礴的气势、

豪迈粗犷的动作、

震耳欲聋的鼓声……

这是啥表演?

原来……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6月27日傍晚,

宁德监狱五监区操场上50余名

服刑人员正在排练安塞腰鼓。

安 塞 腰 鼓

安塞腰鼓起源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地区,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流畅飘逸、变化多端等特点,同时又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展现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安塞腰鼓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中国第一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

这项原本属于

陕北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

是如何在远在两千公里之外的

大墙内绽放新活力的呢?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2013年初,为了繁荣监区文化,促进服刑人员改造,宁德监狱五监区积极向外引进适合服刑人员集体参与的文体项目,在广泛收集了解全国各地的优秀民间艺术时,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涵一下子就吸引了民警的注意。

经过前期论证和准备,当年7月,五监区开始引入安塞腰鼓,并专门从陕西安塞县聘请教练以及购买服装、道具等,力求原汁原味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

经过培训,当年年底就在监狱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以及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受到广大民警和服刑人员的一致好评。此后,每逢监内的重大活动,总能见到五监区安塞腰鼓队豪迈的身姿。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今年以来,

为落实上级“阳光工程”部署,

推进监狱“一监区一品牌”

监区文化建设,

五监区决定以传承文化经典为重点,

进一步塑造安塞腰鼓这一文化品牌。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他们是怎么做的?

往下看!!

☟☟☟

监区确定了一名民警负责腰鼓队管理和训练,积极鼓励服刑人员加入腰鼓队训练,并筛选了50余名队员,为腰鼓队的持续壮大提供人力保障。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现在,每周都会组织腰鼓队队员练习2-3次,使这一品牌得以巩固下来。在日常练习中,民警和服刑人员积极创新,尝试将安塞腰鼓中的“文腰鼓”和“武腰鼓”这两种风格进行融合,创造更适合服刑人员学的舞蹈技术,提升了队员们的练习积极性。

故事|陕北安塞腰鼓为何在这里响起?

下一步,五监区将进一步成立鼓舞飞扬工作室,让服刑人员通过学习、感受、传承中华文化经典,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改变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助力早日实现新生。

来源 | 宁德监狱、清朗天空

编辑 |《法制日报》福建记者站新媒体中心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