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陸佃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爺爺,宋神宗年間中進士,宋徽宗即位初期去世。陸佃的仕途可謂坎坷。王安石當權,他被閒置;司馬光上臺,他被貶職;宋徽宗登位,他又被貶職。

賈詡是東漢末至三國初期時人,官運可謂順遂。他一生中換了三個主人:董卓、張繡、曹操,每個主人都對他器重有加。現在很多人推崇賈詡,但我以為賈詡只是陰毒之小人,不值得尊崇;陸佃才是光明磊落之君子,值得尊敬。

陸佃

  • 王安石變法,陸佃指出新法不足,被閒置

為改變宋朝立國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宋神宗啟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圍繞變法,朝中迅速形成兩大勢力:變法派和保守派。兩派互相攻擊,史稱“新舊黨爭”。變法之初,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全力支持,推行新法,排斥舊黨,獨掌朝政。

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陸佃與王安石有師生之誼,王安石曾教授他經學,並對他十分器重。依常理,他應屬於新黨。但是,當王安石問他:“新政如何?”他沒有隨聲附和,而是實話實說:“新法並非不好,但推行下去後偏離了本意。不但不能利民,還會擾民,比如青苗法。”(青苗法,是官府把倉庫裡的糧食以20%的利率貸給農民做種,收穫以後還上。本意是增加國庫收入並抑制高利貸,但實際推行過程中,官府擅自提高利率,強迫農民貸款。青苗法反成了害民的苛政)

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王安石很吃驚,去問呂惠卿(變法派干將)。呂惠卿卻說:“私家借債,也得要利息。”王安石又派李承之去淮南調查,李承之回來報告:“百姓沒有不便。”於是王安石認為陸佃騙自己,從此不再與陸佃討論政事,打發他去做儒家理論研究。(從這裡也能看出王安石確實不通事務)王安石之子王雱22歲進入官場,朝臣爭相討好,甚至對王雱行師禮,而陸佃待之如常。

  • 司馬光上臺,陸佃為王安石辯解,被當作王安石一黨貶職

1085年,宋神宗病逝。10歲的宋哲宗即位,皇太后高滔滔臨朝稱制。高滔滔一貫不喜新法,馬上啟用了司馬光。司馬光上臺後盡廢新法,又貶黜變法派。陸佃因為被王安石排擠,沒有受牽連。

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朝廷風向轉了,陸佃應該以受害者的身份站出來飛黃騰達了吧?沒有。1086年,王安石去世。此時的王安石被斥為奸人,但凡有點政治頭腦的都會與他保持距離。而陸佃呢?他帶領著學生哭祭王安石。幸好這次沒人難為他,畢竟有師生之誼。

陸佃被調任吏部侍郎,不久又遷到禮部,修撰《宋神宗實錄》。修書之時,陸佃經常與其他史官爭論,原因還是王安石。其他人對王安石貶損,而陸佃卻為王安石爭辯。黃庭堅說:“按照你的意思修書,這豈不成了佞史?”陸佃反駁:“按照你的意思來修,豈不成了謗書!”

這一次,陸佃終於受了牽連,被視為王安石一黨,貶為海州知府。

  • 宋徽宗上臺,陸佃被當作司馬光一黨貶職

宋徽宗即位後,事情又發生了變化。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通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繼位的。宋哲宗無子,他才當上皇帝。他為了皇位合法性,便在政治上和父親宋神宗保持一致,啟用新黨,貶斥舊黨。當然他用的“新黨”都是些投機派,比如蔡京。

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陸佃是作為王安石一黨被貶下去的,所以宋徽宗把他升為禮部侍郎。這一次,他應該認識到“職場規矩”了吧?沒有。別人都在遠離舊黨,他不分新舊,有才就用。

新黨又上書宋徽宗,要窮索舊黨,陸佃反對。於是,陸佃又被新黨指為司馬光一黨,貶為亳州知府。幾個月後,陸佃去世。

陸佃不參與黨爭,對事不對人,卻被新黨當作舊黨,被舊黨當作新黨。誠為可悲。

賈詡

賈詡投靠董卓,隨董卓入洛陽。王允與呂布殺董卓,又要殺董卓餘黨。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準備逃回老家,賈詡卻建議西攻長安。攻破長安後,李傕、郭汜縱兵屠城,萬餘人被殺。在李傕、郭汜掌控朝政的兩年間,關中數十萬戶百姓損失殆盡。

君子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對比陸游的爺爺和賈詡就知道了

賈詡投奔張繡。197年,張繡降曹,曹操卻納了張繡的嬸母為妾。張繡懷恨,曹操準備殺張繡。張繡先發制人,偷襲曹操。曹操僥倖逃走,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被殺。199年,賈詡卻勸張繡歸順有殺子之仇的曹操。賈詡因此得到了曹操重用,卻坑了張繡。

曹操怕殺掉張繡損失信譽,但真能忘記殺子之仇?張繡只能拼命立功“贖罪”,最終死因不明。(三國志記載北征烏桓途中死去,裴松之註解被曹丕逼死)張繡的兒子也沒有好下場,捲入謀反案被殺(誰知是否冤案)。

陸佃與賈詡分別是做事與謀身的典範。陸佃做事,不攀附、不讒諛,卻屢屢被貶;賈詡謀身,一計殺數十萬百姓,一計害得主家滅門,自己卻在屍骨堆上得利。而人們推崇賈詡這種人,卻把陸佃這種人當作傻子,這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