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賺錢與錢賺錢都有哪些區別?

人賺錢與錢賺錢都有哪些區別?

當代最成功的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說:“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其實就是所謂的俗話:“人賺錢不如錢賺錢”的道理。

通常來講,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只有將金錢放在穩當的理財投資上,錢生錢,利滾利,財富才能源源不斷地被創造出來。對擁有金錢卻不善於理財的人來說,雖然看起來到處都是獲利的機會,但事實上卻處處有陷阱,一旦盲目行動,就會損失慘重。

因此,“窮忙族”一定要學一學聰明的投資者的理財智慧,讓手中的錢動起來,用錢來賺錢,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但是,理財一定要理性,要視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具體的方式,不可盲目。如果理財不當,不僅不能賺到錢,還可能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甚至破產。因此,理財前要合理制訂理財計劃。

人賺錢:是指一個人朝九晚五地工作或沒日沒夜地勞動,即單純地依靠腦力或體力賺錢。

錢賺錢:是指一個人付出金錢,請別人幫自己賺錢或自己用一部分錢賺取更多的錢。

人賺錢與錢賺錢都有哪些區別?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建立。基金會成立初期,章程中明確規定這筆資金被限制只能投資在銀行存款與公債上,不允許用於有風險的投資。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會運作的開銷,歷經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流失了近2/3,到了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而且因為通貨膨脹,300萬美元只相當於1896年的30萬美元,原定的獎金數額顯得越來越可憐,眼看著諾貝爾基金走向破產。

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於是求教麥肯錫,將僅有的300萬美元銀行存款轉成資本,聘請專業人員投資股票和房地產。新的理財觀一舉扭轉了整個諾貝爾基金的命運,基金不但沒有再減少過,而且到了2005年,基金總資產還增長到了5.41億美元。從1901年至今的111年裡,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

諾貝爾基金會長線投資的歷史,追求複利收益的歷史,伴隨著人類的各種天災人禍和戰爭。可是一路走來,長線仍有可觀複利收益。估算可知,從1953年到現在,諾貝爾基金的年平均複利速度超過20%。

這就是“複利”的神奇力量!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表示,嗯,這話我說過!

人賺錢與錢賺錢都有哪些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