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别忘了给他“心理平衡”

教育孩子,别忘了给他“心理平衡”

人大附中的特级教师王金战,在《中国英才家庭造》一书中,写过这么一个事例。大意是说,一个来咨询的学生提到爸妈总是让自己学习,但是他们却看电视玩手机。

这件事引起王老师的思考,于是他在班里问了学生,如果家长要求你们学习,但是自己在玩,你们会不会心理不平衡?学生说“会”。他还不死心,回家问自己的女儿,因为女儿一直很懂事,并没有过任何抱怨,结果女儿的回答仍然是“会”,令他大吃一惊!

他总以为,女儿已经是中学生了,学生也是高中生,对于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本不用家长和老师多说,但是没想到,即使道理都明白,也还是会“心理不平衡”!

于是,他和爱人、女儿约定,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把家里的电视封上。约好了固定的时间,不如每周日看一次、节假日、重大节日的时候,才能揭开封条看电视。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全家同意,才能看。

这个约定给了女儿很大的安慰,给了她更大的学习动力。

亲爱的朋友,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你又有王老师这样的“思想觉悟”吗?

其实,"心理平衡"这个词,是中国人独创的心理学术语。正常的心态应该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一种失调。"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

孩子在屋里学习,父母却和朋友在家里喝酒打麻将;

不让孩子看电视,只能写作业看书,自己却偷着看、明着看;

下了班自己想歇一会儿,却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继续学习。

在这样的例子中,家长以为孩子懂得学习的道理,有独立自主能力,有自觉性,能达到心理平衡,就可以孩子自己学习,大人放松休息了。但是孩子受到家长看电视(或玩手机等)的刺激,就导致心理不平衡了。想一想,你在忙着工作、做家务,而老公/老婆却只顾着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你的心理平衡吗?

很多家长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要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个观点看起来正确,但是站不住脚。你看,有时候你用孩子的标准要求孩子,给他喂饭,帮他穿衣,犯了错误也不追究,可是提到学习,你又说这是孩子自己的事,难道吃饭穿衣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吗?培养自觉性没错,但是你培养了吗?一句“培养自觉习惯”,就可以甩手不问,让孩子自己学习,大人去看电视了?培养如果说一句话就行,那什么运动健将、艺术天才,都不用管了,直接说几句运动的时候应该怎样,画画的时候应该怎样,弹琴的时候应该怎样,就能够出冠军了?培养是有方法的,是要一步一步来的,而起点,是陪伴。

也有家长说:我上班一天了,累得够呛,回到家还不能放松一下吗?可是,孩子不懂这些啊,而且,孩子也上了一天学了,也想放松一下啊!

王金战老师在那本书里,还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高三的学生说,我每天在学校里学习那么累,十几个小时地拼命学,就周末想睡一个懒觉,我爸妈还指责我懒、不努力,早早地把我叫起来。但是我太累了,起来了学习状态也不好。

是人都有惰性,而孩子毕竟是孩子。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工作中,你有很多工作,忙得晕头转向,看到同事悠闲地喝茶看报纸,你会心理平衡吗?这时候你会想得到:同事昨天加班加点,才忙完了工作,现在才能悠闲一会儿?

所以,

会有孩子说:我再也不给你(爸爸妈妈)学习了!

会有孩子说:爸爸妈妈就会让我学习,自己看电视!

会有孩子说:为什么我要学习啊?

会有孩子说:做小孩真倒霉!要学习,要写作业,还是做大人好!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心理,那么即使他本性很乖、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他慑于家长的威严,不敢抱怨出来,也仍然可能心有不满,难以做到全力以赴。

道理明白了,就能做得到吗?你忘记了——

知难行易。

你还知道每天写1000字,一年就能写出一本书呢!你还知道“管住嘴放开腿”就能减肥成功呢!你还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呢!怎么不见你去写、少吃、去努力啊!更何况是孩子!

所以,想让孩子心理平衡,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主动的心理,让孩子对家长没有意见,就从陪伴开始。

看过关于甘地的一个故事:一个母亲想请甘地劝儿子少吃糖,这样对牙齿不好。可是带着儿子千里迢迢地来到甘地身边,甘地答应了她,却让她回家,一个月后再来,母亲不解,但又不好违背。一个月后,到了甘地这里,甘地说了以后不要吃糖,孩子听了。母亲不明白为什么上次不说,而要等到一个月以后。甘地说,因为上次来的时候,他也要吃糖,所以没有资格要求别人不吃糖。

我们中国有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家长的,想让孩子做什么,最好自己先做,就像甘地那样,当他尝试改变别人的时候,他会要求先改变自己。像王金战老师那样,陪女儿一起不看电视,而是读书学习。这样才具有说服力。

后来,王金战老师发现:女儿考上了北大,就对自己不再有规划,为了让女儿明白:考上北大,是一个新起点,绝不是终点,人生就是不断努力、进取的道理,王老师是怎样做的呢?——他在功成名就、不惑之年的时候,依然决定报考中科院的博士。面对女儿的不解,甚至是不信任、嘲笑,他坚持学习。一年后,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以实际行动引导女儿重新树立了新的目标。从此,女儿主动开始了人生路上的更高规划和不懈追求。

教育孩子,别忘了给他“心理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