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换帅” 袁仁国离任后 茅台的神话还能继续吗?

  5月10日,贵州茅台正式公告称,该公司于5月10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集团)通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国资委有关文件,经茅台集团2018年度第三次董事会会议审议决定,袁仁国同志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李保芳同志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

贵州茅台“换帅” 袁仁国离任后 茅台的神话还能继续吗?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茅台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1998年7月,当时的亚洲正在遭受金融风暴,白酒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市场鱼目混珠,混乱不堪,当时的毒白酒案让人谈酒色变。这个时候,袁仁国上任,第一次以总经理身份公开亮相。

  那段时间是茅台最困难的时候,定制的2000吨的销售目标,只卖出了700吨。可以说袁仁国是带着力挽狂澜的任务上任的。袁仁国精选了一支营销敢死队,由17名人员组成,在5个月,真的就完成了剩余1300吨的销售任务。时隔20年,英雄事迹历历在目,但最近有消息传出,已在茅台工作43年,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18年,担任集团董事长8年的袁仁国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接替他的是比其小两岁的李保芳。纵观袁仁国的一生,可以说是机遇+努力。袁仁国1956年出生于仁怀市,1975年以知青身份进入茅台酒厂,从最基层的制酒工开始干起。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起早贪黑不辞辛苦自然不在话下。私下里,袁仁国观察到每年都有一批特别监制的茅台酒调拨到北京,严肃而神秘,他向人打听才知道,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爱喝的酒,茅台自此在袁仁国心中多了一份神圣。茅台酒素来有“国酒”、“政治酒”的标签,但1998年,顶着“国酒”光环的茅台酒厂因为作坊式生产没有通过“国家一级企业”参评。

  年轻气盛的袁仁国向邹开良主动请缨,去北京“讨公道”,最终为茅台挽回了荣誉。在当时,产量原因一直困扰着袁仁平,由于产品单一,茅台市场占有率低,在全国名酒中仅仅位列第11位。注意到茅台的这一短板,2001年茅台上市后,袁仁国没有大量并购扩张,而是启动了一系列技改、扩建、包装、贮存工程,两年后,茅台产量突破一万吨。2005年,随着股价持续攀升,茅台成为沪深两市白酒行业的第一牛股,净利润超过全国白酒之冠五粮液。可以说,袁仁国完成了茅台历史上这次跨时代意义的超越。袁仁国一方面扩大企业规模,一方面保持发展速度,一方面保持传统,一方面寻找最大化品牌声望的方法。

  2010年茅台迎来两个新的变化:茅台营业收入突破百亿;一瓶53°飞天茅台售价超过千元。茅台自此进入奢侈品行列。辉煌的日子一直过到了2011年10月。2013年,“八项规定”让白酒行业再次陷入低迷。茅台市值蒸发35%,53°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从2000元降到800元。看到下游经销商降价销售,袁仁国大动肝火,死扛着也要“保价”,试图维持住茅台的高端形象。他当时下了个死命令,经销商必须力挺茅台价格,谁低就取缔谁。他还引入电商概念,早在2000年茅台股份上市时,袁仁国就搭建了一个叫做“茅台电商”的网络,2010年在其官网推出茅台商城。并登录天猫和京东,茅台主力消费人群逐渐从“三公”消费转向普通消费者。

  伴随茅台撕下政治标签、回归白酒本质,接下来四年,茅台市值一飞冲天。2017年4月,茅台以5000多亿市值超越全球烈酒冠军帝亚吉欧成为“世界酒王”。2018年1月,茅台以超万亿市值超越LVMH,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奢侈品集团。但在今年4月,《华夏时报》、《网易财经》、《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茅台涉嫌财务造假,如果消息坐实,袁仁国等高管都将面临严厉处罚。至于袁仁国“晚节不保”还是“功成身退”,相信时间终会给出它的裁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