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提起少林寺,都會想到武功一流的大師們主持公道、匡扶正義的身影。今天我們來說說一位出自少林寺的共和國開國上將,這位將軍在共和國眾多將軍裡他的一生頗具傳奇,可說是最傳奇的將軍。能從少林寺和尚成長為上將,顯示出這位將軍不同於常人之處。他從參軍開始,從戰士、班長、排長……一路走到軍長、司令員,建國後又歷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參與指揮西沙海戰,是直接指揮中越自衛反擊中的主要指揮者。他,就是開國上將許世友。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對於許世友將軍的傳說很多,但是他在少林寺出家過,這是不爭的事實,對於他怎樣離開少林寺,有著很多傳說。最傳奇的莫過於許世友用他超乎常人的武功擊敗少林寺五百羅漢,衝出羅漢陣下山投身革命的傳說。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對於許世友是怎樣下山參加革命的,少林寺網站有這樣一段描述:當年許世友將軍——永祥大師,同另一位法名德根的僧人,一連八年同師習武,友誼至深。德根大師九歲那年,天遭大旱,五穀不收,父母幾經周折才把他送進少林寺,做佛門雜役。當他哭哭啼啼被送進童行僧棚時,有位法名永祥的沙彌,走來給他親切的安慰。言談中德根知道了,這位難友比他大一歲,是河南、湖北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區的人(在現在河南省新縣境內)。兩年前,因父母養活不了他們兄妹七人,才在逃荒的路上把(指永祥)送進了少林寺做雜役。進寺之後,就整天為師父們端茶送水,鋪床疊被,掃地抹桌,有時事情幹不好,免不了要受師父的責備。但有一條使他高興,就是師父天天教他學拳練武,雖然苦些,但覺得這就有了盼頭兒。只要有朝一日,把師父的渾身武藝學到手,就一定會掙來出頭之日。德根有了這位好心的師兄作伴兒,也就安下心來。(永祥、德根不是一個輩數,因他們都跟當時名僧貞緒和尚習武,所以,他倆就師兄師弟相稱。)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從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得出,許世友將軍法名釋永祥,是在逃荒路上父母無力養活兄妹七人才將他送進少林寺當雜役的。由於將軍天賦高、練功勤奮,在師父貞緒大師的調教下,武功進步很快,到了後來,在一眾師兄弟中已經難逢對手了。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關於許世友練功的勤奮程度,少林寺網站有這樣一段描述:永祥練功,刻苦認真,不怕流血、流汗。所以,他功底深厚,臂力過人,刀、槍、劍、棍,十八般武藝樣樣純熟。只要他不帶練功“重身”,寺內丈餘高的圍牆,幾步開外就可飛跑而上;九間九檁千佛大殿,他手抓屋簷下的椽頭,一口氣可順轉三圈、倒轉三圈;竄牆、越脊、飛簷走壁,輕來輕去不叫瓦碎;跳下時,能在空中翻三個筋斗輕輕落地;飛馬身邊過,他能手抓馬尾飛身而上;只要運足氣,對著尺二見方三寸來厚的大方磚,轉身一掌,相距寸餘,磚就碎裂;雙手向後一背,從尺寬尺厚的青石條上踏過,一步一塊,可一連踩折數條……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許世友在少林寺一待就是八年,八年來武功修為已經屬於高手的行列。就在將軍十六歲這年的某一天,師父告知許世友,他父母在家鄉備受人欺凌,讓他回家看看父母。將軍這一走就是四年,待到四年後再次回到少林寺時,他已經是家鄉自衛連隊隊長了,就從這裡開始,他走進了他的革命生涯。在少林寺練就的一身功夫,成為以後許世友為國為民做貢獻的必要條件之一。

從少林寺雜役到開國上將,武功了得他是共和國最傳奇的將軍

許世友將軍參加紅軍後,從戰士做起,班長、排長……到副軍長、軍長、司令員,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路可謂戰功赫赫,名震神州大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神武將軍。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上將軍銜!1978年指揮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缺149師)組成的東線兵團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