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园杯」征文(7):南大街的嬗变

张掖的南大街是一条传统的商业街区,张掖有一句俗语“瞎子都认得南大街”,从南大街的点滴变化就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南大街其实并没有多长,可是在张掖人的心里它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兰州的张掖路有同等的地位,说到张掖的商业贸易离不开南大街,南大街北起张掖标志性建筑钟鼓楼,南到现在的五交化大楼,总长不过千余米,却云集了大大小小的商铺几百家,今天我们就从南大街的最北端出发去看看这条街区的前世今生。

南大街上有一处张掖曾今最著名的商业大楼,张掖人习惯称呼它为新大楼,也就是现在的南百大楼,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伴随着开放的新风,张掖的商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新大楼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开始营业。当时新大楼的开张可是轰动张掖的一件大事,全市城乡的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扶老携幼,来这里以逛新大楼为荣,在新大楼买一件新衣服能炫耀大半年,见人就说这件衣服是新大楼买的,新大楼的商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年轻人结婚能在新大楼置两件行头是多么扬眉吐气的事情,那时候物资匮乏、商品单一,一块手表都要凭票购买,扯二尺布没有布票是万万不行的,严格的计划经济也无法阻挡张掖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许许多多的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弄到各种票证在这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南百大楼像一扇五彩斑斓的窗口,张掖人从这扇窗户上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时代的缕缕新风,藏着张掖人美好记忆的南百大楼时过境迁,今天已经淹没在周边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之中,新的商业楼群不断崛起,老气横秋的南百大楼已经很少被人提起。

南百大楼的对面有一家电影院,毫不夸张的说是张掖曾今人人都最爱进去的地方,那时候的人们的文化生活普遍落后单一,四十年前能在这里看一场电影是极其奢侈的事情,看一场电影就是文化盛宴,一张电影票尽管只有一角五分,但是买一张票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电影院售票窗口买票拼的是体力和耐力,人头攒动的窗口前几乎没有秩序,谁的体力好谁就能挤到最前面,买电影票同打仗一样,有时就是费了好大劲挤到跟前,售票员傲慢的说没票了,也能把你气个半死,有人为了买几张电影票会托关系走后门,这家电影院是张掖最热闹的地方,每当电影散场的时候,观众能把半条大街堵死,后来张掖人形容人多的场面就说就像电影院里散场了,电影院承载着是张掖人的记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随着电视的逐步兴起,以及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电影院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今天已近彻底关门了,曾今的放映场所被出租给他人经销廉价的商品,每每从电影院门前经过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电影院的右邻是现在的甘州宾馆,过去是区政府的招待所,一个破旧的院子里都是平房,进城开三干会的村社干部都在这里住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拆掉了平房,建起了现在的甘州宾馆,那时张掖的宾馆还不多,曾今豪华的甘州宾馆接待过许许多多的重要客人,算是为甘州的第三产业做过大贡献。

甘州宾馆的斜对面原来是供销社所属的农副公司的几个门店,里面出售的都是些农副产品,农民进城买个铁锨、镰刀、斧头什么的,就在这里选购,过年的时候到这里买鞭炮是最高兴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初这些门店前有卖凉粉的,那种拉着架子车的流动摊点,一碗凉粉二角钱,好几个凉粉摊子上都围满了食客,生意很好,据说最早卖凉粉的人都挣了不少钱,后来有人买了铺面经营更赚钱的大买卖。今天这里已是今非昔比,河西大厦、博盛商厦占尽甘州黄金地段的优势,消费者在这里可以选购到自己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包括价格昂贵的黄金,现在不足五十米的距离就有两家出售黄金饰品的门点,黄金地段卖黄金,这个生意选的好选的对路。

河西大厦对面原来是张掖餐厅,张掖餐厅赫赫有名,它经营的臊面、包子曾是许多人称心的早餐,它是一家中华老字号,它有几个招牌菜在全省都很大的名气,后来这块地被一家房地产商给征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规模的小吃城和多的数不清的大小商铺,张掖餐厅自此消失,舌尖上的张掖味道只能留在印象里了。

走到这里就到南街大十字,南街大十字现在是甘州的黄金商业圈,这里的土地寸土寸金。

过了十字东西路口有两座高大的商业综合楼,它们分别是商贸大世界和国芳百盛。先来说说商贸大世界,这里原来是甘州政治的中心,区委大院就在这里,区委大院的办公室统统都是平房,甘州区的大政方针都在这个院子里诞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当时的区委领导高瞻远瞩顺应形势的发展,将这块风水宝地出售给张掖有名的农民企业家宋有年,修建起了商贸大世界,商贸大世界建成开业后曾引领了张掖商业综合发展的新风,商贸大世界引进了时尚的保龄球,许多年轻人在这里感受了一把西方人的高档娱乐方式,商贸大世界包罗万象,酒店餐饮、舞厅迪厅、服装鞋帽应有尽有,现如今苏宁电器也入驻进来。

商贸大世界的对过就是张掖人最喜欢光顾的国芳百盛,许多人都不知道,四十年前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简陋的蔬菜门市部,白菜、萝卜是这里的主打商品,昏黄的电灯泡下营业员无精打采的打发着顾客,偶尔会有买酒的顾客买走一瓶价值二元多的川曲和一包三角三分的兰州烟。这个蔬菜门市部不知不觉中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服装商场,爱美的张掖人今天在这里挑选着称心如意的服装,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每一款服装都与东部发达城市的款式同步上市,国内外最新潮的服装在这里都能买到,花枝招展的张掖姑娘在这里充分享受着经济大发展带来的实惠,国芳百盛的一楼还开了一家全球连锁的肯德基,这里成了年轻人最爱关顾的地方,尤其到节假日生意十分火爆。

出了国芳的门向南走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是广电大厦,总高十二层的广电大厦是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它是张掖城内的标志性建筑,谁能想到广电大厦会是在三十年前广播站的一排烂平房基础上建成的呢?广播站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舆论主阵地,那时候这个地段的广播站专业人员少设备简陋,几间破烂不堪的房子就是编辑部和播出机房,冬天取暖没有暖气,就用大铁火炉烧煤取暖,久而久之煤烟把房子熏的黑糊糊,这里和三十多年前农民的住房差不多,即便在这样恶劣的办公环境里,广播站的采编人员谁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天三次的播出时间丝毫不差,许多干部群众伴着广播站的开始曲上下班,广播站的开始曲就是全城最准的时钟,后来区上实在看不下去这样落后的办公条件,但区上财力有限,便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让各个乡镇捐助砖头等建筑材料,修建了一座三层小楼,仅仅过了不到二十年时间,甘州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的广电大厦迅速在南大街上拔地而起,如今这里面有现代化的高清摄录设备,宽敞的制作机房和播出机房,每天发生在甘州大地上的最新动态都从这里传播到千家万户,有的新闻作品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甘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里是最前沿。广电大厦是甘州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夜晚就是在很远的地方你都能够看到广电大厦的霓虹灯在闪闪发亮。

南大街在不断延伸,这里的商铺在无限扩张,天域商贸广场容纳了中国最前沿的服装品牌,专卖店在这里鳞次栉比,又一个大型的商业广场天成金街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谁也未曾了到前十几年这几个地方都是棚户区和企业的用地,弹指一挥间的功夫,高大上的商业广场已经成了张掖人新的去处,四十年前南大街有几个商业门点,伸出一个巴掌都能数清楚,今天有多少恐怕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没法有准确的数字,因为过不上几天,南大街就会有商业门店会开张,张掖的商业贸易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活跃过。

位于南大街边的土塔以千年不变得姿势,目睹着甘州的日新月异和过往今昔,甘州在不断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在时空隧道里四十年就是一个瞬间,而就是这个瞬间让大美张掖多彩甘州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