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诗经》开篇的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人尽皆知,就算再不读书的,也在影视剧里看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首呢?

第二首叫做《葛覃》。

讲的是一个小媳妇,和婆婆告假回娘家的故事。

是的,你没看错,几千年前的诗经里,就已经开始在说“婆婆妈妈剧”。

《葛覃》的全文长这样: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如今很多字已经不再常用,所以显得格外艰涩、拗口。

其实,内容相当简单。我们一句句来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这其实是一个远景镜头,就说有这么一种叫做葛覃的植物,长得特好。

葛覃,被叫做了“葛之覃兮”,其实就是加了衬词。

衬词这事儿,一直到今天还在用,上古有“兮”,古时候用“之乎者也”,今天用“hey”"呦呦呦"...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再然后,写到“施于中古”,施这里不是施舍的意思,而读坐yi(第四声),表示长,长满了中谷。

“维叶莫莫”这四个字,则是形容长得好,相当于什么芳草萋萋,还有你小时候写作文用过的“绿油油”之类的词语。

​然后,《葛覃》的下一部part,写到了“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还是这个长镜头,有鸟在飞在叫,一派草长莺飞的愉快景象。

再然后,写到了小媳妇,在洗衣服。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看起来好像特别玄的一句话,“是刈是濩”,把“是”拿掉,余下两个动词,都是“洗法”,用今天的话来理解,你是干戏呢,还是塞洗衣机呢。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为絺为綌”则是在说衣服的种类,棉麻的,丝绸的,还是破洞的...

至于这个表达呢,和你们今天的rapper一样,爱列举,各种衣服说一遍,最后punchline

再然后,“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说衣服洗好了,跟婆婆汇报一下,我今儿要回娘家看看。

这样捋一遍,你读完了是不是觉得很蒙圈?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其实整篇《葛覃》,就是在讲愉快洗衣服+回娘家。

回娘家这件事情,你脑补一下“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那个画面感大概就明白了。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唱“回娘家”这件事情。

不同的是,在《诗经》的年代,虽然是民间歌谣,也更侧重规矩和礼数。

要去和婆婆请示,再归宁省亲。

至于多愁善感的nili曹植,则写了一个《弃妇篇》:“拊心常叹息,无子当归宁”...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大致意思就是说,每天都唉声叹气的,如果不生孩子会被休...

其实曹植已经是一个在当时的立法格局、夫妻权力之下,相当向女性倾斜,天生有“惜弱”和“博爱”之心的人了,但是你看他写“归宁”,其实是在讲被休以后送回娘家。

搁今天搞不好人人喊打...

再看看清朝赵翼的《蟂矶灵泽夫人庙》里,对归宁的写法,已经很接近“左鸡右鸭”了,他写“归寍手自抱阿斗,亦见异母恩勤厚。”你看,抱着孩子见慈母,和“背上还有个胖娃娃”,叙述接近度相当高。

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则明显更侧重回家的喜悦,今儿拎着LV和Gucci回家,老开心了!

​至于劳动场景,无论是诗经里的《芣苢》,还是重庆船工的号子,还是纤夫的吆喝,都一样,是一种节奏和情绪的自然表达。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就像今天的一首“老子明天不上班”能红一样,当年的一句“回娘家”也能愉快唱遍偌大的“周南”覆盖区。

你看,《诗经》是一本古朴深奥,而又异常简单的书。

古朴,是因为年代久远,语言发生了变迁,许多字体在今天看来异常艰涩。

深奥,是因为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有共鸣、有指涉的“言浅意深”。

简单,是因为传唱不息,原本就是通俗口语的表达,你我他日常经历的事儿。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诗经》里的“好运来”。

诗经里的“好运来”

其实《诗经》里祝福特别多,祝福新娘新郎“好运来”的,比如你们熟悉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而祝福家国大事“好运来”的,比如雅颂篇章里的诸多经典。

而祝路边小哥哥“好运来”的呢,我们今天主要聊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结构上呢,这首非常经典、工整,你看每句都差不多,只换掉几个词而已。

至于到底在说什么?

也是很经典的诗经模式,从植物开始起兴,然后说到人。

大约那个时候唱rapper的民歌手们,每天在户外battle的机会比较多,所以都从眼前可以看到的植物开始唱。

这首,就先说,哎呦喂这个树啊植物啊,都长得特别好。

所以这位很棒的小哥哥呢,也一定会有好福气~

​或许你要问,这个意思就这么简单?对啊...就这么简单。

关键词除了好运,还在两个点上,一个是“君子”;这个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反复神化,又被伪君子反复玷污的词,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那种温润如玉、又自我惕励的人格向度,好像总会输给戏谑...

可是,你若不努力修身,命运凭什么砸一大把好运给你呢?

还有一个“乐”...乐观的心态,这种话连如今的鸡汤都不愿意说了,显得太老土、招人嫌弃。

然而“乐”非常重要啊,不然一部喜剧为什么能在你的票圈刷出密集的笑点呢?

回到《樛木》,看似是祝福;其实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配得上好运”特质的含蓄要求。

用高颜值方式打开兔罝

我们要介绍的是《诗经》中的一首《兔罝》。

乍看好像很无聊...其实,换个思路看,这首就是当年的“美男直男图鉴”啊~

而且还是各种军装制服版!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首先,我们看看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核心呢,“兔罝”,是捕兔子用的网。

今天看来有点残忍(此处要插播diss名言“怎么可以吃兔兔”)

虽然好像不太仁厚,但你看后半句,写了一副衣装整饬、特有精神头的样子。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这句呢,就是在描述一个魅力值max的军官,还是超级大boss的心腹。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还记得那些言情小说里怎么YY这类角色的吗?《来不及说我爱你》中,就YY了一枚高颜值又有权势的青年军装。

其实三毛也写过类似的,不过品相高级很多,在《倾城之恋》里(对啊不止《张爱玲》有倾城之恋),她写了一个德国女留学生,和一个英俊军官的一面之缘。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对方穿着笔挺的军装,陪她走在深夜的回程上,因为东德西德一墙之隔的缘故,最后悲伤止步。

没错,这种YY,其实从《诗经》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漂洋过海来看你,几千年前就有了

接下来我们聊聊《汉广》。

那一句最响亮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表达的主旨,我喜欢的妹子在对面,我是一个穷D丝,买不起机票也飞不过去。

和《诗经》秦风里,最著名的那篇《蒹葭》,“道阻且长”所表达的意思,非常一致。

到了现在流行歌曲里,李宗盛听完娃娃的故事以后,写的那首《漂洋过海来看你》,“那年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表达的依然是同一种质地。

(甚至还出了同名电视剧)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所思在远方,道阻且长。

只是《蒹葭》的起首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和在水一方的意境,完全压倒了《汉广》。

你们最爱毒舌的大才子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说“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说《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一主一辅。

就连邓丽君唱歌,唱的也是改编白话版《在水一方》,“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去,来到她的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然而这并不是说《汉广》不好,诗经三千年只留了三百零五篇,就没有“不好”这个说法。

只是说,《蒹葭》的描绘,更侧重女生向。描写伊人的多。

《汉广》的写法,更侧重男生向。写这个倒霉小子,一边思念一边干活比较多。

你看: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和下一行几乎一样的句式,聊的是一个工作状态:砍柴。

眼熟么?

现在的电影里,魂不守舍的傻男主们,在办公室里也一样是心猿意马的状态。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除了“思慕”、不可得之外;这首《汉广》还有一个格外高的地位,清代的王士禛曾经说,《汉广》是我国第一首山水诗。

这....乔木确实看到了,树也看到了,然而“山”在哪里?

好吧一木成林,就当是有山。

可是,一开始“参差荇菜”,《诗经》的开篇场景里,就已经写了流水,算不算半部山水诗的起源?

《卷耳》,陟彼高冈,是山。

《葛覃》,葛之覃兮,是山间植物。

第一首“山水诗”这个概念,过于主观。

反倒是写《三言二拍》的那为凌濛初,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他说哎呀想追妹子、要游泳;不用试、看看就知道,不行。

重点在这个“不用试”。

品读诗经专栏(一):高颜值打开方式,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别人说也就罢了,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放在今天很多故事口味重的,应该都没法过审;他的故事,充满了世俗市井的烟火味道,性和情是并重的复杂叙事。

所以他原话说:

望女而知不可求,犹望江汉而自然不可方、泳,非待试而后知,要识得立言之意。

emmm....难免要让人想歪,究竟是什么“立言之意”?

陈启源的讲法就简单多了,“可见而不可求”。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的这种不可得的伤感,除了讲男女之情外,又被引申到很多别的领域,重点是“人生的不可得、不可控”,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求不得”。

比“做不到”的表达更温和,比“怎么办”的焦虑更绵柔。

一唱三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不如意的事情那么多,却都能被写进诗歌和歌谣里,唱成动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