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的四种模式 中概股回归选哪种?

聊聊最近的热词:CDR。

独角兽和CDR一下子火了,关于CDR,正好看到如下一张表。

CDR的四种模式 中概股回归选哪种?

这是美国的ADR,一共四种模式。咱们会有自己的模式,现在不知道采取哪种类似的方式。

如果猜想的话,先直接Pass掉第四个,剩下三个中,第一种模式显然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走OTC,那小散要想参与这些中概股只能通过公募基金,这就毫无意义,因为现在咱们就能通过公募基金投资中概股。第二和第三种的区别就是"是否融资",以及相应的信披监管力度和发行时间。我判断第二种概率最大,也就是拿出一部分以CDR模式到A股交易,主要是:

1、中概股(非独角兽)本身质地优良,大部分盈利能力很强并不缺资金,只是响应号召回来提升A股质量,别MSCI一进来,挑来挑去都不想买。第二种方式还不会稀释原有股东利益。而且时间上比第三种要快。

2、港交所快速修改上市制度后,新加坡也慌了,开始加紧跟进。美国那边也出现相对大企业采用"直接上市"的方式--- Spotify。大家都在抢,A股在改开的路上必然也要加速,何况中概股都是咱们自己的公司,另外也有着全球第二大数量的独角兽。

当然细则没有出来,具体还要等最终方案。比如交易制度方面,CDR上市首日是否也像股票一样实行44%涨幅限制?

另外,CDR的发行规模,太大太小都不行。太小---跟现在IPO的中小创似的,那还不得炒到宇宙上去,纯是扰乱市场了。太大---腾讯、阿里这样的都三四万亿市值,本来他们就吸金,这下更抽血了。参考已经回来的分众(002027)、360(601360),还有进行时的富士康,估计拿出的规模不超5000亿

另外,国外理性市场,正股和存托凭证的走势基本一致,例如下图的腾讯(00700)。

CDR的四种模式 中概股回归选哪种?

回到A股、CDR,大家自己想象吧,上涨的姿势靠脑补。

最后,我觉得不管何种模式,不管是MSCI、CDR还是独角兽,作为普通小散投资者,还是要配置一些基金来覆盖,获取相对稳健、持续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