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在很多國寶級陶瓷中,屢屢見到唐英這個名字,例如上海博物館裡有一個“乾隆五年”的大花觚,落款就是“瀋陽唐英”。國家博物館裡有“乾隆六年”的大花觚,落款也是“瀋陽唐英”。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上海博物館藏 唐英款粉彩人物筆筒

那麼,唐英是誰呢?他是大清燒瓷的技術總監,按照如今的段位來說的話。他老闆,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刁鑽乾隆咯。

為什麼說乾隆刁鑽,覺得唐英認為他是傻X呢?自然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有歷史依據的。

唐英給大清朝打工的日子裡,瘋狂加班,拒絕社交(被乾隆逼得沒有自由時間),與工匠同吃同睡,專心研究制瓷工藝,得來的燒造經驗隨後變成了大著作《陶冶圖文》、《陶成紀事碑記》。

《陶冶圖文》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部用左圖右文、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制瓷20道關鍵工序的文獻。因為擔心紙製品無法長久流傳,唐英將詳盡記述陶瓷工藝和相關事宜的文章寫在一塊石碑上,即為《陶成紀事碑記》。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唐英制粉彩荔枝

料想,如果不是碰上乾隆,唐英的日子應該很好過。畢竟出了這麼著名的書記,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吉尼斯記錄。

但想錯了,乾隆,說的好聽點,和他爸一樣追求完美,說得難聽點,可不就是刁鑽麼!

燒糙了要被罵。乾隆六年四月十二日,唐英被責問“燒造上色之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內亦有破的,著怡親王寄自唐英。”

沒創新,經費不給報銷。"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監胡世傑傳旨與怡親王、德保:此次唐英呈進瓷器仍系舊樣,為何不照所發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錢糧不準報銷,著伊賠補。"

燒半天,還懷疑你濫用公款。“唐英欽奉硃批,不但去年,數年以來,所燒造者遠遜雍正年間所燒造,且汝從未奏銷。旨到可將雍正十一、十二、十三年等,所費幾何?所得幾何?乾隆元年至五年所費幾何,所得幾何?——查明造冊奏閱備查,仍繕清單奏聞。”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我心裡苦啊~

作為背鍋俠,唐英時常受到處罰,有記載的就有三次,有一次乾隆罰了他二千一百六十四兩銀子,相當於唐英四年的工資。

若是放現在,估計早就跳槽了,還讓不讓人喘口氣呢!但唐英不行,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天下莫非王土,除非改朝換代,當然,唐英不是叛賊,所以就還是咬牙認命吧。

(我是快樂的造瓷人,我是快樂的造瓷人,我是快樂的造瓷人...唐英每天肯定這樣給自己進行催眠~)

這麼苛刻的老闆還能再刁鑽點麼?回答是,當然能!乾隆每天都讓他做出新花樣——“所有新樣皆奴才自出工本”,絞盡腦汁呀。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這樣被老闆壓榨完每一滴汗水,最後的結果是,嘿,沒想到唐英遇強則強,抗壓力還真不錯!

造出了舉世驚人的“瓷母”(嗯~!就是那個 的大瓷罐)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一會兒釉上彩一會兒釉下彩,高溫低溫把控,難吶~!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黃地粉彩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

當然,還有這個被稱之為“中華瓷器史上設計最精巧,工藝最複雜,釉色最豐富,寓意最華麗,燒製最奢靡的彩交泰轉心瓶”。

轉心瓶燒出來之後,一貫低調的唐英奏報乾隆時口氣都帶著幾分得意,乾隆這回不挑刺兒,但是看到天價的轉心瓶燒造費,也反省了一下自己逼唐英太厲害,想著萬一給整大發了,國庫都給他燒窮,於是說太貴了,咱們每年僅燒製十數件就可以了。

然後又開始捯飭唐英去仿古,要讓大家知道,咱們既能造的出花裡胡哨的,也能燒成素淨淡雅的汝窯天青釉。

得,唐英硬著頭皮上,自個兒琢磨(當時並沒有文獻資料記載製作工序,燒窯的工匠早已作古,只有幾個舊藏,也沒法得出什麼詳細的操作流程)。

大清燒瓷總監唐英:老闆乾隆是個刁鑽的傻X,但我沒膽衝撞他!

清乾隆 仿汝釉出戟羊耳尊

不得不說,唐英是個人才,愣是搞出了名堂,仿製的素淨精品,竟真得就如同是宋時期的汝窯出品一般,清朝當時的文物專家都分辨不了。牛!

1756年唐英辭世。其死後,由於督造者不同,景德鎮官窯再也無法燒出如乾隆早期的精美絕世之作。乾隆中期,趨向華縟繁巧,古樸之風盡失,末期更堆迭庸俗。而再往後走,衰微的也就不再是冶陶一門。

那個羨慕歸雁的北客,那個挽起袖口和工匠一起認真冶陶的北方漢子,終歸是去了,乾隆這個傻X,也不知道好好待人家。

關注盛世九五,更多好料等你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