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1936年的初冬,開了這片土地上考古探索的先河;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現,開啟了通向良渚王國的大門;2015年良渚水利系統的確認,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這座古城的昔日輝煌……

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不斷揭開,讓國人倍感欣喜和自豪。廣受大家喜愛的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也對良渚文化進行了介紹。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良渚還吸引到了許多外國人士的目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格塔丘•恩吉達都覺得,能夠參觀良渚遺址是一種榮耀。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良渚古城遺址

張衛東 邱志榮

良渚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北郊餘杭區,因附近有良渚街道而得名。

經調查發掘和分析,確認良渚古城外圍存在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水利系統,控制範圍達10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具有防洪、防潮、航運、灌溉和灘塗圍墾等綜合功能,這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有專家表示,良渚古城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亦體現在其直接反映文明生產力和組織程度的大型工程上。

水利系統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塢、石塢、蜜蜂弄等10條堤壩,和長約5千米的塘山長堤,共同組成了一個具有上下兩級堤壩系統的龐大水利系統。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良渚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結構圖

2009年,剛發現彭公崗、秋塢等處有大型人工堆築壩體的時候,考古人員認為是單體水利工程,推測是用於阻擋山區來水的水壩。藉助高分辨率衛星圖片,確認鯉魚山、獅子山都有人工壩體,並連接到西側的塘山巨型水利工程體系。以此為基礎,結合上世紀70年代的圖片數據,通過GIS分析確認了上壩、下壩、天然山體和谷口水庫共同構成了超大型的系統水利工程。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秋塢-石塢-蜜蜂弄壩體現狀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獅子山、鯉魚山、官山壩體現狀

當年的良渚人,是怎麼把水壩建起來的?

良渚人在建城的時候,為什麼要同步造一個如此複雜龐大的水壩?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當年的良渚人,已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建得很聰明。他們發明了“草裹泥工藝”,先用淤泥堆築,外裹黃土。這些土並非散土,而是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柱形,碼成壩體。有些像現在抗洪搶險用的麻袋裝土,抗拉力強,不易崩塌。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草裹泥

水壩現在建都沒那麼容易,更別提幾千年前了。那時候,沒有工具更沒有模型,連運輸都不方便,按照推測,應該是工程現場分組勞動,一組人制作草裹泥,一組人負責傳遞,另一組人堆築壩體。

這麼勞師動眾,還是要建,良渚人也是有考慮的。

要說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形成運河,方便良渚古城所用的大石、巨木等建築材料的運輸,當然通過運河為古城供應淡水也極為重要。築壩可以蓄水,上壩水庫,既可以形成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網絡,也可以為下游的運河補充水量。下壩則可以隔絕海水、壅高河流水位,使得運河中保持足夠的通航水深;其中塘山“雙壩”本身地勢很高,河底也比較高,應該是因開挖河道而堆積出來的運河堤防,也具有防護居民區、防禦海潮等作用。先民以綜合系統的思維方式,把水視為通途,即使在今天仍值得學習。在世界範圍來看,修建通往古都的運河、水道,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應該是抵禦海潮侵襲,保護居民區和稻作墾區。良渚人住的地方位於當時杭州灣頂點附近位置,處於一個小的淺水海灣與灘塗地帶,因海拔只有2米多高,當時又處於海侵時期,海潮出沒,颱風偶作,不築海堤就別想平平安安從事任何生產與建設。恰好河口海灣附近就有一道斷斷續續的山包和山崗,工程規劃師巧妙地利用了這些山包山崗,節省了4/5的築堤工程量。在今天看來,這就是沿海地區拒鹹蓄淡圍墾工程和海塘工程的鼻祖。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抗洪和蓄水灌溉。良渚人住的地方處在太湖平原,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風季節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來,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為了保護家園,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在適當的位置建水壩堵住洪水。除了抗洪,不下雨的日子,山谷水壩蓄的水也派得上用場。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就是因為有了發達的水利系統,作為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進入犁耕農業的同時,才使得農業有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手工業等諸多領域的進步。

良渚古老水利系統的非凡意義不僅在於證明了良渚古國擁有遠超酋邦的生產、組織能力,更在於它是中華文化多源頭理論的具象。在它被發現以前,長江中下游文明古國只是猜測和假說,是西方人眼中的“神話”;在它被發現之後,複合形態的中華古文明將是整個學術界不得不正視的歷史。

比大禹治水還早,它會是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嗎?

相關鏈接

探索良渚古城的十年之路

1、發現和確認良渚古城外郭城

(2009—2012年)

通過大規模勘探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分析以及解剖發掘,證實古城外部存在一個由扁擔山、和尚地、裡山、高村、卞家山、楊家村、文家山等條形人工高地構成的外郭城,面積6.3平方公里。證實良渚古城由內而外具有宮城、內城、外郭的完整結構,是中國古代都城三重結構的濫觴。

2、發現和確認良渚外圍水利系統

(2009—2015年)

通過考古調查發掘,結合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分析手段,聯合水利學科,確認了良渚古城外圍存在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龐大的水利系統,控制範圍在50平方公里左右甚至更大,距今已有5000餘年,具有防洪、航運、圍墾和灌溉等綜合功能,是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防潮大壩系統。

3、良渚古城內部結構與功能區的認識

(2008—2017年)

通過探勘和發掘,確認良渚古城內的河道水網體系,以及宮殿區,王陵區,倉儲區和作坊區的功能佈局。結合對古城周圍的專項鑽探調查,證實良渚古城的外郭城以內沒有稻田,城內居民主要是貴族和各類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各類手工業者,證實良渚古城具有明確的城市功能,良渚時代產生了明確的城鄉分野。

4、對古城外部近郊區域的全面勘探

(2008—2017年)

勘探總面積達15平方公里,新發現的遺址總數160多處,使良渚遺址群的遺址點數量增加到近300處。

5、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歷時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通過系統的碳14年代學測定,結合地層學、類型學等手段,對良渚古城系統的營建和使用年代有了基本瞭解,證實良渚古城各子系統中,最早營建水利設施和莫角山宮殿、反山王陵、瑤山祭壇等,其次營建內城牆,最後營建外郭城的基本順序,為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建設的研究提供了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