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與不在意

在意與不在意

爺爺和孫子要去一個地方。一開始,是爺爺騎著驢,讓孫子在後面跑。一個孩子見了,說:“哪有這樣的爺爺啊,自己騎著驢,讓孫子在後面跑!”爺爺聽了,連忙下來,讓孫子騎驢。一個老人家見了,說:“哪有這樣的孫子,自己騎驢,讓爺爺在後面走。”爺爺聽了,連忙讓孫子下來,誰也不騎驢。他們到了地方。當地有個人,說:“哪有這麼笨的人,有驢都不騎!”爺爺聽了,不知道怎麼辦?

爺爺不知道怎麼辦,是因為他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沒有主見,只在意別人的看法,那位爺爺就活的很累很憋屈。因為別人的看法,往往是很私人的,並不會為你設身處地的去想,既沒有客觀的標準,也常常相互矛盾。

很多時候,我們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會像那位爺爺一樣,活的很累。

那是不是就可以毫不顧及別人的看法呢?也不對。因為別人的看法,雖不全面,但也有某一方面的道理。就如爺爺和孫子,都有騎驢的必要,才會引出不同的看法。

很多時候,在意與不在意,需要智慧。

缺乏自己的判斷,一味被別人撥著轉,要麼一事無成,要麼精疲力竭。一頭驢,爺爺累了爺爺騎,孫子累了孫子騎,為什麼不能順著別人的意,換著騎?

在意與不在意


既鼓吹“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又警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出於眾,人必非之。”

既讚賞“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又規勸“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既坦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提醒“眾口鑠金”。

都是至理名言,你會在意那一句?如果都在意了,生活會不會很混亂?

事實是不會,因為在意與不在意,是一種平衡。

追求“中庸”之道的中國社會永遠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因其矛盾,便顯複雜;因其統一,又很和諧。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里,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會死得很慘;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又會活得很累。如要和諧,就得受累。柏楊所謂“醜陋的中國人”之“求同性”,也許就源於此吧。

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觀點,其實是在警告你,只有執其中才可守其端。

中國社會並非不要革新和進取,所以為民請命和敢為天下先是被認為很高尚的。因此而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豪言壯語,也因此而有許多前赴後繼的仁人志士。但更多,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芸芸眾生。前者,在社會危難時刻尤為可貴;後者,在和平繁榮時期方可從容。

這是理想狀態與世俗社會的較量。理想雖然是崇高的,但人要生活在現實中。所以,理想常常會在世俗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然而沒有理想,社會也不會進步。

在意與不在意


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是一種理想,是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但要明確,“直”不是一味的強硬,“曲”也不是絕對的妥協。不在意,要看是否正義、合理;不在意,要看是否正確、值得。“貴在堅持”首先要可堅持,其次是能堅持。可堅持、能堅持,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可堅持、不能堅持,就一定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前進的時候,要看前面的路口有沒有紅燈;後退的時候,要看後面有沒有人和車;超車和變道,除了前方,還要看看左右和後面。永遠沒有率性而為,永遠。開車是如此,做人和做事,都是如此。

但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會失去獨立人格,缺乏自主。既是痛苦的割捨,也可能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徘徊於在意與不在意之間,首鼠兩端,進退兩難,不累才怪。

中國社會的很多哲言警句,都好像是歇後語,知道首句,一定要知道尾句。也好像是上下聯意思反對的聯語,相映成趣。沒有那個哲理會獨立成句,沒有那件事情是不能一分為二的。一分為二看問題,才是辯證法。

好像扯得遠了,但還是沒有理清楚。現實,就是在這樣扯不斷、理還亂的複雜中苦辣酸甜著。那麼,雖然很累,也要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