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瑞德攝影:每日一鳥(85期)——冠斑犀鳥


冠斑犀鳥亦稱"冠犀鳥",屬佛法僧目,犀鳥科。2018年5月拍攝於雲南紅崩河中國犀鳥谷。

該鳥在中國主要分佈於西南部雲南省的南部、西部以及廣西省的西南部地區。斑犀鳥體形十分奇特,為稀有的觀賞珍禽之一,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冠斑犀鳥為大型鳥類。體長74一78釐米。嘴上具有大的單峰盔突,顏色為臘黃色或象牙白色。盔突的內部為海綿狀結構,很輕。

冠斑犀鳥為留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多在樹上棲息和活動,有時也到地面上覓食。

它主要以榕樹等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蝸牛、蠕蟲、昆蟲、鼠類和蛇等。

吃食的時候,常常先將食物拋在空中,然後用嘴準確無誤地一口叼住,再吞嚥下去。消化不了的果核、獸骨等食物殘渣,則從胃中反吐出來。

冠斑犀鳥一般壽命在30-40歲左右,最高壽的可達50歲。

營巢於懸崖絕壁上的石洞、石縫或者樹洞的底部,有的巢可以連續幾年使用。

冠斑犀鳥春末夏初交配,它們選擇在天然大樹洞裡孵卵,當雌鳥產完卵後,就臥在樹洞裡孵卵,雄鳥銜泥將洞口封閉,只留一個投食的小孔。

在雌鳥臥巢孵卵期間,全由雄鳥銜食從小孔中給雌烏餵食,直到孵出的雛鳥羽毛長齊。雄鳥每天遠尋近覓,勞碌奔波於森林與“家庭”之間,把獲得的食物喂進雌鳥和雛鳥的嘴裡。

一對犀鳥中,如有一隻死去,另一隻絕不會苟且偷生或另尋新歡,而是在憂傷中絕食而亡,故被人譽為“鍾情鳥”。

瞭解更多,敬請關注“江瑞德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