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暑期到來,雖然酷暑難耐,卻又到了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不過隨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孩子們雖然過得充實,但是也不輕鬆。近年來,暑期遊學已經成為許多城市學生的‌‌“必修課‌‌”。

2017年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報名出國遊學人數已經是三年前的2倍。與此同時,遊學項目日漸豐富,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個賽過一個。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據《在線海外遊學市場消費分析2017》顯示,在海外遊學市場中,人均花費2萬至3萬元的客戶佔比近半。價高者,4周海外遊學價格達到8萬元。

最開始,暑期遊學是高中生、大學生出國留學前的準備工作,現如今,卻已逐漸開始向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蔓延。遊學,也逐漸變成了各色組織斂財牟取暴利的手段。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目前海外遊學操作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社會機構組織,一種是學校組織。學校自主組織的夏令營一般可以直接海外學校取得聯繫,繼而進行互訪形式的海外遊學活動。

不過,相比於學校組織的正規遊學活動,市面上的大多數海外遊學都是由教育培訓機構、旅行社或者留學中介組織操辦撈金,部分學校、老師也在其中扮演著有償招生的角色。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正規的教育培訓機構之外,許多中介組織會以留學諮詢、培訓等名義註冊公司,在其註冊的業務範圍內,並沒有經營‌‌“出境夏令營‌‌”的資質。

他們便會將遊學團轉手交給具備出境旅遊資質的旅行社。而旅行社也會給培訓機構一定回扣。每招募到一個國際夏令營的學員和客戶,1000元以上的返點是行內的普遍‌‌“規矩‌‌”。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許多遊學機構所謂的‌‌“80%國際學生同行‌‌”,‌‌“海外名校深度交流‌‌”也都是房地產廣告一般的虛幻,不過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加入了暑期遊學大軍。

據2017年4月《國際遊學藍皮書》顯示,中小學生遊學意願最高。某旅遊網站監測數據顯示,遊學市場中,初中生佔比達49%,高中生佔比達24%,小學生佔比11%,學齡前兒童佔比為6%,大學生出遊人次佔比僅為3%。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和其他一切金錢燥熱症一樣,‌‌“遊學熱‌‌”也成為一種時代燥熱的表徵。在這種趨之若鶩的‌‌“遊學‌‌”項目下,除了塑造精英幻覺,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微乎其微。作為一種服務項目的遊學,也嵌入到中產消費升級鄙視鏈中。

在此前的那一篇令人譁然的《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中,有家長提到女兒幼兒園新學期開學,老師請小朋友講一講假期去過那些好玩的地方,‌‌“半個班的小朋友假期都至少出境旅遊了一次。‌‌”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海外遊學圖什麼?裝腔作勢地講,有三類:一是考察院校,為以後出國留學做準備;二是學習語言,通過與當地人的接觸感受異域文化;三是各種夏冬令營,例如‌‌“拜訪國際名校‌‌”等特色項目。事實上,這些在遊學中基本都無法實現。

有很多大學生希望通過海外公益實踐增加閱歷,提升自我的設想也可能是夢。在‌‌“見識更大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這種造夢話語面前,金錢獲得了宗教般的純潔性,天價‌‌“遊學‌‌”也見怪不怪。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之前,這種症候群臺港澳最為普遍,去過日、韓、東南亞國家的也不少,難以相信有些4、5歲的小朋友已經去歐美國家進行了遊學式的旅遊。如今,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這一方面的比拼也提上賽道。

儘管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尚沒有攀比心態,但孩子晚上回家和父母講起其他小朋友豐富的經歷時,‌‌“必然有些家長的心裡會不是滋味,難免奮起追趕,攀比之風就此掀起。‌‌”對他們而言,自己吃苦受氣也就罷了,但再苦不能不苦孩子。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如今,在教育培訓機構的鼓搗下,在大環境的薰陶下,越來越多的孩子踏上了遊學之路,當躺在草坪上,認為來到了名校,才真正發覺名校可能並不需要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讀,這與父母的階層地位及持續地經濟供養也息息相關。因此,孩子也與家長一樣沉浸在無盡的幻想中,享受著遊學帶來的片刻的虛幻時光。

“遊學燥熱症”,又一場中產階級的集體自我吹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