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配毁了你的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别让高配毁了你的孩子

还记得第一期《爸爸去哪儿》里面,村长让孩子们去买东西,赚到的钱要给爸爸买一件礼物,当其他的小朋友都买了礼物送给爸爸的时候,只有陆毅没有,当时就问贝儿为什么没有给爸爸买礼物,孩子说在给爸爸买礼物的时候,看中了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就决定不给爸爸买礼物了,给自己买双漂亮的鞋子吧!

在陆毅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因为自己小时候吃的那些苦现在还历历在目,那种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所以,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可没想到的是,这种想法会让孩子养成只顾自己的自私的习惯。看来,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像陆毅这样能及早发现问题还是幸运的,毕竟孩子还小,纠正还来的及。怕就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现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是就经常出现这种孩子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可怜的父亲,儿子都已经经和他对薄公堂了,这位可怜的父亲却还想着,在他有生之年要给儿子留下吃饭的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重庆大学生夫妻状告自己的亲生父亲不分给他们拆迁补偿费。就为这个事情,这对大学生夫妻将自己年近七旬的老父亲告上法庭。更可气的是,当主持人问他:这个房子本来就是你父亲靠着帮别人搬运东西,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买的房子,而且他已经供你读完了大学,你也已经结婚了,凭什么还要分给你这笔拆迁补偿费用?儿子理直气壮地说:"他的东西本来就是要给我的,我又没有要他给我所有的钱,我只是叫他给我我们夫妻俩的那份。"聊到这儿,主持人实在聊不下去了,就转头釆访那位可怜的父亲,早年丧妻,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如今却是这番情景。令人痛心的是,当主持人问到为什么这次会拒绝儿子,他的理由竟然是:现在他们夫妻嫌天气热,不愿出去上班,家里的所有事都是他在做,甚至连儿媳妇的内衣内裤都是他洗的,等将来有一天他不在了,就没有人愿意去帮他们啦,他要给他们夫妻俩留着这笔钱吃饭。

听到这儿,主持人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儿子会如此这般对待自己的老父亲了。

一个孩子长期以来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父母的无私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孩子不会觉得父母辛苦,不容易,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当他要的东西是你给不了的,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

我们总是说要好好爱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觉中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问原则对错。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被爱是应该的,父母就该这样对我。

很多人成年之后还理直气壮地啃老,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更不懂关心和感激他人。

有时候别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过多。同样,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白眼狼”,而是你无限度给予的结果。

别让高配毁了你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