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填空题

1.你早上睁眼后第一件事是

2.你睡前干的最后一件事是

有多少人,两个答案都填了 玩手机

英国移动技术顾问托米·阿霍宁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6.5分钟就看一次手机,平均每天查看150次,再加上工作中的连续用脑,除了睡眠时间,我们的大脑几乎得不到片刻休息。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卫健委推荐:每天发呆5分钟

每天发呆5分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提出的“5125”健康生活理念之一。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5125”健康生活理念:

  • 建议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 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
  •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你没看错!每天“发呆5分钟”,是官方认可的健康生活理念。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疾病发生。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学习和工作时容易走神,说明大脑负荷超载了。此时强迫自己专注反而会降低效率,发呆5分钟,你能获得3大好处。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1、让大脑休息

大脑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30~50分钟,如果长时间用脑,大脑就会超负荷。发呆是大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属于自我保护和调适。

2、减轻压力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发呆时,α脑电波会加强,这种特殊脑电波可抑制信息超载,让人的注意力更集中,缓解焦虑不安等情绪,减轻压力。

3、激发创造力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发现,发呆可以增加大脑白质活动,增强创造力。先确定要思考的问题,然后任由头脑空白、思绪乱飞,“清醒”后可能有所启发。

吃和动,这样做更健康

除了每天发呆5分钟,“5125”健康生活理念中关于运动和饮食的建议,大家也不妨照做。

运动

每天运动1小时: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决定。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原则上每天走5公里就足够。运动量最好看个人身体情况,以运动后第二天不会精神状态差、疲惫为宜。
  • 年轻人每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建议在家配备俯卧撑架、哑铃等,下班后适度锻炼。

掌握1项运动技能:

想掌握1项运动技巧,加入“运动群”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学习游泳,可以加入游泳群,群内成员之间相互引导、督促、传授经验,靠团队力量容易把运动坚持下去。

擅用零碎时间运动:

工作空闲时扭扭腰,做一下“米字操”,或者坐公交车时提前一两站下车,步行到目的地。

每天吃够12种食物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6大类40多种,它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得,食物种类越多营养素也越多。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5分钟发呆时间!

只要不是特别单调的饮食,想要达标很容易。

比如,每天食用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食物3种,果蔬4种,禽畜鱼蛋类中的3种,奶类、大豆和坚果中的2种,就能达到12种。

上面这些食物几乎涵盖了膳食宝塔中每一层中的食物种类,能保证人体摄入必需的绝大多数营养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保证食物种类丰富的同时,注意控制好饭量,并且选择低油、低盐、低糖食物,这样的饮食才算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