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給牧區群眾宣講黨的政策。

天山網訊 胡瑪爾亞是木壘縣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草根”宣講隊隊長,也是一名優秀的阿肯,他組建“胡瑪爾”樂隊、開辦牧家樂“音樂餐吧”、胡瑪爾亞文化大院,用歌聲為牧民宣講,被群眾譽為歌唱幸福生活、歌唱民族大團結的“草原百靈鳥”。

初露才華 成為優秀宣講員

胡瑪爾亞出生在木壘縣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阿克喀巴克村,父親是一名優秀的阿肯。受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薰陶,胡瑪爾亞從小就喜歡上了阿肯彈唱。在大學期間,他在各類聲樂大賽中獲得過許多獎項。大學畢業後,胡瑪爾亞回到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做了一名小學代課老師,但他追求音樂的夢想沒有停止,反而愈加強烈。2013年11月,在中國國際民歌大會新疆賽區暨“環遊天山—千里黃金線”尋找新疆民歌之路木壘海選專場比賽中,胡瑪爾亞演唱了一曲自己的原創歌曲《我的家鄉》,征服了評委和觀眾,由此在當地一舉成名。他不僅歌唱得好,還是一名優秀的阿肯,村幹部推薦他參加縣委宣講員遴選,他憑著過硬的理論素質和獨特的宣講風格脫穎而出,當選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草根”宣講隊隊長。

胡瑪爾亞熟練掌握了各類樂器的演奏技巧,同時還創作了50多首歌頌家鄉的本土歌曲。在進入宣講隊後,胡瑪爾亞系統學習了“新疆三史”、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等,他發揮所長,利用阿肯彈唱把宣講內容融於其中,用歌唱表演的方式為農牧民宣講,深受群眾歡迎。

創新方式 賦予彈唱新血液

針對當地牧民文化水平低、流動性強,本民族文字宣講資料少的現狀,胡瑪爾亞創新地變宣講為“歌唱”,把黨的惠民政策等編成唱詞以阿肯彈唱的形式宣講。民族聲樂與宣傳內容完美融合,給古老而動聽的少數民族歌謠帶來了新的氣息,受到了牧民的喜愛,年青人紛紛找胡瑪爾亞學藝。

2013年,胡瑪爾亞成立“胡瑪爾”樂隊,吸收10餘名優秀的年輕阿肯加入。每逢節日,“胡瑪爾”樂隊都舉辦阿肯阿依特斯會,牧民在歡快的阿肯表演中瞭解黨的惠民政策、吸收正能量。農牧民家裡辦喜事,都爭相邀請“胡瑪爾”樂隊來表演。在胡瑪爾亞的影響和帶動下阿肯彈唱如今已成為大南溝烏孜別克鄉展示民族風情、謳歌幸福生活、引領群眾崇尚科學、追求文明的重要表現形式。

在牧區宣講,聽眾大多數是不識字的牧民。胡瑪爾亞根據宣講對象的不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對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年輕人他以講為主,講得深刻透徹;對不識字的老人他則說唱結合,深入淺出,用阿肯表演的方式,從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唱起,貼近群眾生活;對常年深居簡出的深山牧民,他則到牧民的炕頭上,用地方土話講述自己親歷、親聞、親為的鮮活生動的故事。這種“新、短、親、近”的宣講方式深受農牧民喜歡,且入腦入心。

2014年,胡瑪爾亞在參加昌吉州和木壘縣阿肯阿依特斯表演和政治學習後,根據自己所學所感飽含深情地寫下了《黨的恩惠咱不忘》,用詩歌的方式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十八大精神,受到各族群眾的一致好評,成為全縣有名的模範宣傳員。

竭盡所能 唱響民族大團結

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成立於1987年,是全國唯一的烏孜別克族民族鄉,是“千里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全國各地遊客爭相目睹民俗村寨的風采。胡瑪爾亞在村裡開辦牧家樂“音樂餐吧”,為遊客表演本土文藝節目,深受遊客歡迎。2015年11月,胡瑪爾亞的牧家樂申報為胡瑪爾亞文化大院,每月舉辦一次群眾娛樂活動,以展示民族風情,歌唱幸福生活、歌頌民族大團結為主題,讓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教育。

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還有三分之一的牧民在山裡過著遊牧生活,伴隨著季節的變換而遷徙,每戶牧民之間距離近的有一兩公里,遠的有四五公里,一次轉場,近的要走幾十公里,遠的要走近二百公里。胡瑪爾亞騎著馬跟著轉場的牧民走,他們走到哪裡,他的宣講就到哪裡,從隆冬到盛夏,年年如此。牧民喜歡聽胡瑪爾亞彈唱阿肯,他的演唱用詞優美,歌聲嘹亮,聽他唱歌,就像是迎來了百靈鳥一樣,準能帶來好消息、送來黨的恩惠。無論是在山下的定居點,還是山上的遊牧點,所有人都熟悉胡瑪爾亞,視他為朋友和兄弟,他們留胡瑪爾亞吃飯、留他唱阿肯、留他住宿,就像一家人一樣。

如今,胡瑪爾亞和他的“胡瑪爾”樂隊義務為村民宣講900多場次,“胡瑪爾亞文化大院”舉辦文藝活動100多場次,接待1000名遊客。胡瑪爾亞先後榮獲大南溝烏孜別克鄉基層文化才藝展示優秀獎、木壘縣第十九屆、二十一、二十一屆阿肯阿依特斯獎、被昌吉州命名為“基層文化帶頭人”。

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參加“冬季大宣講”活動。

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經常揹著自己的樂器到鄰居家串門,給大家演唱。

胡瑪爾亞:“草原百靈鳥”用歌宣講

胡瑪爾亞經常跟村裡愛好阿肯演唱的牧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