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分清腰肌勞損OR腰椎間盤突出症 拿走不謝

在神經外科門診,大多數患者由於腰痛前來就診,許多人一旦出現腰痛,就會聯想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這樣一味自己診斷,不僅會耽誤治療時機還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其實是引發腰痛的疾病有很多種,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又是最容易混淆的兩種。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

一分鐘分清腰肌勞損OR腰椎間盤突出症 拿走不謝

1. 首先患者需要判斷在腰痛的同時是否有腿痛。腰肌勞損通常只有腰痛而無腿痛,疼痛表現為腰部痠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腰椎間盤突出常是有腰痛、腿痛或者既有腰痛又有腿痛。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大多數有坐骨神經痛,有的患者是從臀部開始,呈放射性疼痛延伸至其他部位。

2. 壓痛點不同。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壓痛點主要位於棘突旁,即背部中間,壓痛時,可出現沿神經根走形的下肢放射痛。腰肌勞損通常棘突間無壓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壓痛,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即在遠離背部中線的腰背部兩邊的肌肉。

一分鐘分清腰肌勞損OR腰椎間盤突出症 拿走不謝

3. 活動是否受限。腰肌勞損患者腰部活動影響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時,腰背部疼痛加劇,臥床休息症狀可明顯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往往出現向前、後、左、右等至少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

4. 馬尾神經症狀。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遊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臨床上少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肌勞損都比較常見,症狀也有些類似,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診斷和治療應該注意鑑別這兩種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