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5月大局已定!最后24天,这样做你也可以逆袭!

谁说5月大局已定!最后24天,这样做你也可以逆袭!

高考复习只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了,所以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也就是最后进入到抢分环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最后24天,如何复习?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最后一个月时间安排及规划

规划学习有所侧重

离高考不到1个月,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明确规划、合理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每天的复习就要有所侧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顾。对此博大君认为:每天晚上,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

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课后要强化。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回顾这周的复习。

每周学习计划

第一周:本周为二模后的全面反思、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后阶段复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总结反思的同时,开始系统整理高三以来各次大考试题和梳理错题,认真制订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后期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周:进入重点内容的复习和练习。重点内容还是放在最有把握拿分的基础题、中等题、重点题型以及一些创新题上。值得一提的是:越到后期各地的模拟试题就越多,所以不要随意做套题,更加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考信息。

第三周:重点对付以往的错题或回炉题。错题回顾,旧题新做。备考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减少失分。在考场上,只要少失分,就能多得分。

第四周:平稳过渡,适当保温,调整考试生物钟,把最佳状态调整到高考考试的时段。本周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过分放松,后者又过度紧张,所以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段进入状态,保留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当中有紧张,紧张之余会放松。

见缝插针利用时间

要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比如早上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段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课程)阅读、背一首古诗词,把比较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

归纳总结查缺补漏

在大部分学生们眼中,无论哪个阶段的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较”。

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最后一个月高效复习安排

第一步:消灭薄弱点,打造完整知识链

1、这一步骤用时约一至二天。

2、把自己的一些薄弱环节在纸上按不同学科一一罗列出来。

3、运用“集灭法”等方法解决罗列出来的问题。

集灭法:对于某课程的某个薄弱环节a.把家里的教科书和相关的参考书找出来,翻到论述这个知识点的页码;b.逐一阅读每本书上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论述;c.做上述相关知识点论述后面的例题;d.详细比对解题步骤和最终结果,弄清暴露出来的问题。

这就是集中精力克服和消灭某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其中步骤“c.”提到的例题是那几本书籍中紧跟着这个知识点的例题,可以由家长把这些例题去复印出来,然后裁掉其中的答题步骤,仅留下题干部分,并按顺序粘贴在其它的纸上,形成一组极具针对性的习题。

第二步:模拟考场,掌握采分技巧

1、这一步骤用时约为四天。

2、请考生、家长购买往年高考各科试卷备用。

3、高考卷的难度一般比模拟卷低,出现偏题的可能性较小,在高考前夕做往年高考卷,可以提升学生信心,熟悉高考题型。

4、以每两天为一个周期,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在相应的时间点和时间段里做一份往年高考卷。

5、四天里分两个周期共完成二套卷子,其中语文卷的作文题可由学校老师提供的作文练笔题替代,综合卷可以放在晚间做。

6、每一份考卷做完后,应与标准答案仔细核对,在核对中体会“采点给分”的评分方法,掌握分步答题的得分技巧。

第三步:理清思路,保持状态

1、这一步骤用时约为一至二天。

2、针对前一步骤做考卷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复习相关知识点,理清解题思路。

3、做一些基础性习题,保持迎考状态。

4、整理文具、证件,准备考试时的着装。

谁说5月大局已定!最后24天,这样做你也可以逆袭!

调整作息适应日程

因为高考的时间安排与在校时的作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从回家自习的第一天起,考生要将作息做适当的调整,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1、你不必赶着去上学了,每天起床时间可稍晚一些。

2、为了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参加高考,从现在起就寝时间要逐步提前。

3、根据高考时上、下午考试之间有较长时间间隔的特点,并且也为了有充沛的精力参加下午的考试,考生要保证每天午睡半个小时。午睡要从回家自习这天起就开始进行,这样才能逐渐养成习惯。

4、白天,考生应避免频繁外出活动。晚上,可在父亲或母亲的陪同下在居住地附近散散步。

科学安排高饮食

高考前,学生在饮食安排方面要做到三个原则、八个注意。三个原则是指均衡、适宜和卫生。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八个注意:

1.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

2.讲究食物多样,不偏食,不挑食;

3.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

4.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

5.注意饮食卫生,不到无证照街边小贩购买食品;

6.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

7.避免油炸和可能诱致过敏食品;

8.适当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

备考阶段,考生家长一定要搞好考生的饮食卫生,不要给考生吃剩下的饭菜,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加蒜泥,既可杀菌又能增进食欲。

不要给考生吃太多的生冷食品,以免考生出现肠胃不适、腹泻等病症,影响考生的备考状态。在饮食选择上应本着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并保证营养素的科学摄入。

可以熬些绿豆糖水、银耳莲子羹等既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清凉祛暑的食物。迎考期间,考生的脑细胞消耗很多,及时补充蛋白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生可多食些蛋白质含量高的精肉、鸡、鱼等食品,家长也可为考生准备量少而品种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有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考生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记忆力、分析力。

要注意食物寒热性味。大考学生属青年体壮时期,中医辨体质多属燥红质,应避免过食温热性食物,如狗肉、羊肉、韭菜、花椒、辣椒等,或滥用温补药品,如人参、鹿茸等。过食温热,轻者引起大便干结,咽痛,舌红,重则可致大便出血,鼻出血,引发痤疮,夜寐不安。

另外,大考期间还要注意少吃雪糕、冰激凌等冷食;尽量不吃街头小摊子上的熟肉制品或凉拌菜,以防止食物中毒或肠道感染。

考生在大考期间往往容易因心情焦虑而食欲不佳,吃不下饭。这时候可以多喝一些牛奶,吃一些水果或是喝一些果汁来补充营养。

对于考生晚自习、熬夜等情况,建议可以适当在晚上加餐,同时提醒考生少食多餐,既保证了能量的摄入,同时避免了饱食后的困倦。

三个学霸的冲刺案例

最后几天只看错题本

姓名:王智琦

学校:中科大

经验:每分必争,题目别空着

长春女孩王智琦以全省300多名的好成绩考入中国科大。她说,坐在考场上,大家一定要坚持每分必争,千万别把题目空着。“最后几天我就不翻书本了,而是开始翻错题本。”王智琦说,翻看各科一直没有记牢或者巩固的概念和问题,用最后几天再进行几遍强化。“而且最后几天的复习,我也会刻意保持跟高考时间相同的作息。”王智琦说,此外她还会把往年的真题试卷翻出来浏览,这么做是为了熟悉题型和题目的位置,保持一个应试的状态。

虽然成绩优异,但王智琦坦言,自己的第一场语文考试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手冒汗连笔都拿不住了。看了一眼表后,王智琦干脆把笔放下了,心里说只给自己三分钟时间紧张,这三分钟我把最坏的情况都想了一遍,时间一到,我就跟自己说,现在可以答题了。果然,这种调节很有作用,她很快集中精力做题,忘记了紧张。

王智琦也提醒高三党们,考场上一定要每分必争,哪怕不会写的题目也要写几笔,列个公式,千万不能空着。

不要打破平常的习惯

姓名:洪冉

学校:中科大

经验:别想太多,做好眼前事

去年,洪冉以全省227名、宣城市理科第四名的成绩,从泾县中学考入中国科大。考前甚至考试当天,她都会选择看电视和散步的方式保持轻松心态。

洪冉说,自己在考前的几天没有再刷题了,而是把之前总结的知识点、关键性的问题以及一些容易记错、写错的概念重新拿出来复习。大家发现了没,学霸们都会给自己留出回顾整理的时间,而不是一直埋头刷题。

为了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考前每天晚上洪冉都会跟妈妈散步,谈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但都不涉及高考。“我知道家长这个时候肯定很紧张,但是最好不要表现在脸上,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孩子。”

在洪冉看来,考完出了考场,不要对答案,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心态不受影响。高考期间,难免会有一些突发状况,但不要让这些事影响自己的情绪。

洪冉一直有晚上看视的习惯,“考前几天,我爸就跟我商量,要不就别看了。”洪冉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跟平常一样看电视,不要打破一直以来的习惯。

最后几天看不进去书怎么办?洪冉建议高三党们还是要沉稳一点,“不要想大学的事情,踏踏实实安排好眼前的事情就行了。”

看考场要能精确定位

姓名:何鑫

学校:安徽大学

经验: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巢湖男孩何鑫以超文科一本线28分的成绩,考入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说,考前最后几天,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都很重要。

何鑫认为,看考场这一环节不可大意。“一定要注意考场在哪栋楼,哪一层,哪个教室,精确定位到座位。”何鑫说,考生不仅要熟悉去考场的路线,还要熟悉厕所的位置。

高三党们普遍晚睡,考前调整睡眠尤为重要。“一天就改过来是不可能的,这几天可以每天提前半个小时睡,比如今天11点睡,明晚就10点半,循序渐进地调整。”

一些考生由于心理压力大,考前几天仍密集做题,何鑫认为这样不可取,“适当练习,保持手感就行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他建议,感到疲劳的时候,可以看一些搞笑视频或者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在物质准备方面,除了文具、清凉油和雨伞等,住宿和交通工具也要落实好。另外,要查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加减衣服。“在考场上出汗或者感到冷,也会影响状态。”

高考最后一个月常见问题解答

问:考前这1个月,一天的时间具体该如何安排?

答:这段时间,可以按照高考模式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及早适应。比如高考一般是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那么,在考前可以安排早上7:00~7:30起床、吃饭,8:00后开始复习语文,中午11:30后休息,下午2:30开始复习数学,依此。

一天复习两科足够,不要排太满,这样复习才能比较细致。晚上不要熬夜,在11点左右就可以休息,最迟不要超过12点,考前熬夜不利于状态的保持。

问:怎样提高作文成绩?

答:提高作文成绩,一要下工夫。二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平时可以多背诵诗歌,多看看历年的高考或中考优秀作文,参考其中的语言、体例。另外,积累、阅读在考前的最后几个月很重要,多读些综合性质的杂志如《读者》《散文》等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方法上,平时可以写好一些优美的开头、结尾,在每次模拟考试中练习,临场套入话题;也可以强化练习某一种或几种模式,考试时若无从下手可以采用固定模式套入。

注意:作文改卷主观性较强,同一篇作文,常因改卷老师的不同而打分悬殊。像诗歌、戏剧这类体裁,平时没怎么练习的,在高考或中考作文时还是不要轻易尝试的好,避免因风险太大而失分。

问:回答大题时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回答大题时,可以贯彻“多写、多分点、多写术语”的三多政策。

多写,即在审题之后结合题意把知道的东西都搬上去。考试改卷时,多写不扣分,少写却绝对得不到高分。

多分点,这样显得答题有条理。尤其要把分点的序号、小标题写明显。考试改卷时,老师往往没有时间完整看完,都是提纲挈领看分点、看标题,分点明显可避免老师把两点看成一点造成失分。

多写术语,高考和中考答案要简练而且术语化,要达到这个要求,平时做题时就要把自己的答案与标准化答案对比一下,比较差距。

谁说5月大局已定!最后24天,这样做你也可以逆袭!

问:文言文翻译平时该怎么复习?

答:要熟知课本中每个文言字词的意思,同时,把课本上学到的一字多义的词列出来,每个意思举出一两个例子。这个阶段也别丢下课本,每天抽几分钟朗读文言文,对培养语感很有好处。

问:英语的完型填空、阅读题如何提高得分?

答:英语也是很看重语感的科目,每天早读时花上15~30分钟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此外,还要讲求方法。做题时可以先快速通读一篇,然后再带着题目去阅读。

做题时结合上下文,尤其注意那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汇,这些词往往是掌握文义、帮助推断的关键。另外适当的练习不可少,一天最好能有4篇阅读理解,坚持下来益处不少。

问:英语作文总是不上不下,有没有突破瓶颈的方法?

答:写完作文后,要注意与老师交流,找出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课外要注意归纳不同文体的写作模式,适当积累些高级句型、词汇作为英文写作的“亮点”。

另外每次试卷的标准例文或者例文中的某些出彩的通用句型、句式,都可以作为自己英语写作的素材积累下来,在下次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进去。

问:那么多练习卷、试卷,整理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平时的小考和练习卷,每次做完一定要整理。用红笔勾出老师强调的题目、比较典型的题目、自己做错的题目三部分。这样醒目而且印象深刻,方便记忆。经典题型和错题都是整理试卷的重要内容,可以专门做收集归纳,列出详细解答过程、写出自己错误的原因,然后回归课本寻找相关知识点。高考前发的文综、理综练习卷、例年高考卷、省市质检等大考的试卷,里面的题目要认认真真地一题一题过,经典题、错题更不可疏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