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路线图由张迪(沈阳日报)制作

老沈阳真正的故事不是赫然在书本、杂志或宣传册上,而是源于市井烟火气,街头巷弄的老建筑

“同泽”源自哪里?宋微宗跟咱老沈阳还有段故事!沈阳大学的前身是座公馆?东北大学真正的诞生地你绝对想不到!!!

同泽男中,名字取自诗经。1925年,张学良,同意郭松龄提出办中学提高军官文化素质的建议,开办同泽中学,招考初中学生两个班(全部是男生),总计104人。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校区旧址正门

1925年秋,郭松龄倒戈反奉失败后被杀。1926年张学良亲自接办同泽中学,任董事长。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原沈阳大学小河沿校区使用时期校区北侧礼堂旧照

与同泽女中一样,该校以“同泽”为校名,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旨在培养桑梓子弟,同仇敌忾,共报家仇国恨。“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停办解散。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原沈阳市二十七中学使用时期校区正门旧照

学校教学楼为两栋,南北走向,两楼之间空地的北侧盖有一栋礼堂。教学楼对面,东西建有对称两栋平房,其中一栋小楼为图书馆。

1949年-1952年该校由沈阳市第二中学使用

1953年-1965年

由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使用

1970年-1980年由沈阳市师范学校使用

1980年-2000年沈阳大学小河沿校区使用。

现 状现在为惠民謦苑居民住宅小区使用。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原沈阳大学小河沿校区使用时期校区北侧旧照

辉宗寺,因宋微宗被关押于此而闻名。在德胜门与天佑门间的“南门脸儿”曾有一处特别的寺庙,叫做辉宗寺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这就是当年的大南门南门脸儿一带,贫儿总校就在瓮城西边。

徽宗寺,之前的名字是乐郊馆,它是一家官办的驿馆,馆址处于当时的乐郊县,即更早的三河县。之所以叫徽宗寺,老沈阳的传说中说,徽宗当年被掠押解北上时,曾经过这里,因龙体不支,押解者也怕出事,便在乐郊馆将息了时日。后人将此改名为辉宗寺。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网上所见说是徽钦二帝押解北上辽北段线路,柳塘寒士指出:这个线路图是当年宋朝去上京纳贡时的线路图。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由东向西看,图中烟囱右侧的那栋楼,就是辉宗寺的大致位置。现址为红星小区。

宋微宗在位25年,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后世评其“宋微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宋徽宗书法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宋徽宗画作

贫儿学校,辉宗寺里的特别学校。在辉宗寺这里,曾有一所特别的学校,叫做贫儿学校。原址:大南街与小南街间的乐郊路路北。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红框中的字分别为“贫儿总校”和“辉宗寺”

它的全称:奉天贫儿学校,由爱国人士阎宝航在1918年创办,是专门招收贫苦孩子免费上学的特殊学校,在当时的东北可是首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贫儿学校被迫停办。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沈阳贫儿学校师生合影

陆军监狱

,外墙砖雕极其精美堪称沈阳一绝

奉天陆军监狱,始建于1925年年末,由张作霖下令建设。监狱院内建有三栋带外走廊的两层灰色大楼(监舍),楼后是伙房、库房、医务所、洗衣房以及一个军人训练场地;监狱办公室和警卫室在大墙外。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日伪时期

这里成为日寇的魔窟,辽南义勇军著名领导人邓铁梅和妻子张玉姝被关押在此。日本人还修建了一条与墙外接见室相连的地下通道,重要的政治犯都是通过这条暗道押入院内。

1945年,苏军接管奉天陆军监狱,用来关押一般的日本战俘。日寇大概连自己都没想到这座监狱有一天会关押他们自己。

1946年,国民党占领沈阳后,此监狱用来关押解放军战俘和从解放区抓来的区委和农会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夕,监狱清理了全部犯人,只有国民党一个宪兵排看守。

沈阳解放后,监狱由沈阳市军管会接收,初期关押国民党战俘。到开国大典前,战俘不得被遣返回家,只有200余名校级军官留下继续接受审查,到1952年被陆续做了处理和安置。

1956年,监狱交由沈阳市民政局接管并被改造,拆除部分建筑,又新建两栋楼作为民事收容所,结束了其作为监狱的历史。

旧址:原沈河区大南街2段发展里9号,今热闹路130号沈阳市救助管理站址。

沈伯符公馆。沈阳大学前身

沈伯符,又名沈振荣,奉天人,奉军军需处处长。对奉系来说,他最大的功绩,在于郭松龄反奉时,拒绝为郭松龄提供军需供应,因此受到张作霖的重视。沈伯符还担任过京奉铁路的总办。他在北京有也公馆,据说是崇祯时期某王的王府。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日伪时期,此处建筑被日伪当局占据,改为浑河区政府。

在沈伯符公馆所在的华岩寺胡同里还有一个”九间房胡同“,因有一建筑的屋脊连接9间房而得名。书法家霍安荣曾在那里居住,每到过年时,他家贴的对联经常会被书法爱好者揭走。

位置:沈河区大南街道慈恩社区大南街华岩寺巷14号

从沈伯符公馆向南,便是大井沿胡同,胡同因里面有一眼官井而得名。当年清政府在盛京修完八关,便在每关均修一眼官井。此处的官井自然是大南关的官井了。这个胡同及其南侧的般若寺胡同里面共有三座庙,分别是大佛寺、慈恩寺及般若寺。

大佛寺。人过大佛寺、佛寺大过人

沈阳大佛寺,古名保安寺,寺因佛像高大而得名。关于这座初建于唐,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延以至今的古刹,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大佛寺院中,有一深不见底的古井,井的外面露出了一条碗口粗的铁链。一天,几个小伙子好奇,到了井边合力将铁链拽出两丈多长,此时突然听见从井里面传出了猛兽怒吼的声音,紧接着冒出臭气熏天的黑水。小伙子们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这时来了一位身穿黑衣的跛脚和尚,他在寺内大作法事,又把随身携带的黑禅杖抛入水中。霎时禅杖变成了铁链,锁住了井中的猛兽。从此,井水清澈,百姓安居乐业。

这口井在乾隆年间重修寺院时被掩上。离奇的传说为大佛寺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今天,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修地藏殿的概况。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而《沈阳县志》记载的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均已不存。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虽然如今人们已无法看到大铜佛了,但却有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流传下来——人过大佛寺、佛寺大过人。地址:大南街3段慈恩寺巷14号。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慈恩寺,名震东北的庙宇

慈恩寺,是名震东北的庙宇。这里的和尚到外地表明身份都会受到想当的礼遇。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慈恩寺始建于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慈恩寺山门

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建筑分3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其左右两侧为“风”、“调”、“雨”、“顺”四大护法金刚。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慈恩寺当年有一个非同一般的和尚,叫作剩人和尚,在盛京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他因写《再变记》一书,成为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在1650年,他组织了冰天诗社,这是盛京最早的一个文学团体,被奉为辽沈地区佛教开山祖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慈恩寺一直为省、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殿堂经过多次维修,已恢复原貌。地址: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般若寺,通过智慧达到涅槃的彼岸

位于般(bō )若( rě )寺胡同(今般若寺巷)北侧,大南街若寺巷8号。由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宣统元年(1909)、民国13年(1924),曾两次重建。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修塑像。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正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由著名书法家冯日庵先生书写的“般若寺”三个金字的匾额。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般若“二字源于梵文音译,意思是通过智慧达到涅槃彼岸。

寺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方天王殿3间,内塑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像。此建筑具有布局严谨、中轴明显的特点,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两侧为东西配殿,是住持室、僧舍、厨房、斋堂及接待室等。东院是祖师堂,东西配房是僧舍。)、大雄宝殿(殿内塑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后为观世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画像)、藏经楼。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王树翰公馆,前院已有120年历史

保存比较完好的百年四合院。原来的官邸分前院、后院两个部分,前院是现在十六号公馆的位置,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晚清康姓举人所建,后转卖给王树翰。地址:大南街般若寺巷18号。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青砖灰瓦,展现了盛京古城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后院为王树翰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式建筑,中间为一栋西式平房,两侧为两栋二层小楼,分别称为凤楼和凰楼,合称为凤凰楼。

东北大学南校区,东北大学真正的诞生地

东北大学南校区原为奉天师范学堂,后称奉天两级师范学堂。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清末时的奉天师范学堂地图

与位于北陵南侧的东北大学旧址不停,此地一直少有人知道,但这里却是闻名遐迩的东北大学真正的诞生地。1923年,张学良创建的东北大学即成立于此地。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二十年代东北大学成立不久时的地图

奉天师范学堂始建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地点在奉天省城大南关慈恩寺胡同(解放后为沈阳市录像机厂,现在是科学家花园)。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现在原东北大学南校区位置图

1925年,东北大学理工科迁入北陵新校舍,文法科仍在高师旧校舍上课,从此,东北大学就有了南校、北校之称。1929年,张学良为改变东北大学南北两校,办事诸多不便的情况,又建设了汉卿南楼(文学院教学楼)、汉卿北楼(法学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等。9月,南校全部迁入北校。

即使大多数老建筑我们已无法查找到。但不论是谁,只要看到它们,就会被迷住,发出赞叹和感慨。建筑的设计者和那些施工人员是如何完成的这些砖雕艺术,这样的美,永远属于沈阳!

来走一遍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传奇建筑吧!我把老故事讲给你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