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關公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個研討會多角度探索

編者按:什麼是關公精神?歷史上,關公是一個用行動來踐行“義”字的人,他的故事、傳說、廟宇到處可見,關公文化對於增強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2018年6月18日,“義薄雲天,肝膽相照”關公文化研討會暨“義盟五週年慶典”在京舉行,與會嘉賓認為,關公文化所營造的不僅僅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商業氛圍,更是一個務真求實的社會整體環境,研討會號召各界傳承關公精神,弘揚傳統文化。

以下是與會嘉賓觀點摘登。

如何用“關公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個研討會多角度探索

“義薄雲天,肝膽相照”關公文化研討會暨“義盟五週年慶典”在京舉行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外名人文化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建國:關公精神倡導新一代儒商的湧現

關公文化所營造的不僅僅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商業氛圍,更是一個務真求實的社會整體環境。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工業競爭日益激烈,物質膨脹繁榮炫人耳目,這一切都容易使當代的商者盲目追求做強做大,忘記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可什麼才是 “對的發展方向”是我們社會的腳步要朝前邁,我們全體民心要返回去,因為只有回到最初的老實純樸,回到根本的“智慧+厚道”中,我們才有可能走得更遠。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知識分子、官員更應提倡關公精神

文人或者社會結構上的國家官員(統稱“文人”)他們承擔更大的文化傳承這方面的責任。對商人其實沒有像對“文人”一樣過高的道德要求,從古至今,一般老百姓認為只要商人給國家納稅,對老百姓沒有坑蒙拐騙就是好的商人,但是“文人”不同,“文人”是傳統文化、經史子集的記載者,是流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用文字來傳播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正面的東西的執筆者。所以知識分子、官員承擔著更大的道德重任,更應該崇尚“義”字,提倡關公精神。

業之峰諾華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鈞:關公文化精神的“義利觀”

關公文化精神層面的經濟價值在於規範了經濟活動的經濟秩序。在當今社會,關公被很多商人階層尊為“財神”,而在古代,關公被商人們崇拜的原因是因為他代表著“先義後利”的商業倫理道德。在大眾心目中,關公是信義的楷模,因此,人們一般認為崇拜信仰關公的人必定不會“唯利是圖”,必定會遵守商品經濟流通中的信用原則。為此,在商品交換活動中,商人們供奉關公為“財神”,寓意著互相誠實守信的規則。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關公的“信義”精神,遵守關公“以義取利”的社會規範,將有利於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克服市場經濟中的“道德滑坡”現象。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所長衛龍:傳承和弘揚關公文化就是傳承和弘揚正能量

關公文化的根脈就在儒家,因為“忠義仁勇禮智信”全是儒家的理念。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弘揚關公文化,也是對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是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正能量。

注:以上內容摘編自由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 財智名人專業委員會舉辦的“義薄雲天,肝膽相照”關公文化研討會暨“義盟五週年慶典”上的嘉賓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