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白菜栽培方法及病蟲害防治

秋白菜栽培方法及病蟲害防治

1.栽培方法

1.1 選種:選用適合本土地種植、病蟲害少、品質好、嫩綠、產量高的抗病、高產、耐貯藏的品種。在播種前,進行風選,使種子純度和淨度達到95%以上。

1.2 選地:秋白菜的根系,主要分佈在淺土層中,要求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最適宜秋白菜生長。

1.3 播種:種好白菜要做好適量播種。白菜易發芽,無論是種深些、淺些,還是土幹些、溼些,關係都不太大。但由於種子太小,單棵白菜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播種時種子的量一定要足,種子多了,苗宜出齊,三四天工夫,小苗就齊刷刷地長出來了。播後要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確保穴穴全株,苗全苗壯。

1.4 播種:品種不同,播期不同,早熟品種的適宜播期為7月下旬,晚熟品種的適宜播期為7月15~20日期間。

1.5 田間管理

1.5.1 科學灌水。在秋白菜的整個生育期灌4次水,每次間苗和定苗後,要澆一次水,可預防病毒病;發棵後要澆一次大水,有利於根系發育;第3次蓮座水,以見幹見溼為主,以防根腐病,有利蹲苗,防止徒長;第4次包心水,在包心前灌1次透水。收穫前7~10天停止灌水。

1.5.2 及早間苗、定苗。共進行3次,當幼苗長成十字形時進行第1次間苗,5片葉時第2次間苗,6-7片葉時定苗。間苗與定苗原則是:去小留大,去歪留正、去雜留純、去劣留優、去弱留強。若發現缺苗,要及時補栽。

1.5.3 科學施肥。在大白菜蓮座期,要及時進行追肥,每公頃追尿素225kg;每隔7~10天噴灑一次0.5%濃度的磷酸二氫鉀,共噴2-3次。

2.病蟲害防治

2.1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中脈,也可危害花梗、種莢。病葉初生蒼白色水漬狀小點,後擴大為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的圓斑,病斑直徑一般為1~2 mm。病斑多時連片,引起葉片早枯。後期病斑半透明狀,易穿孔。葉脈上病斑多發生於葉背面,褐色,條狀,凹陷。葉柄、花梗和種莢上病斑呈長橢圓形,淡褐色,凹陷。在潮溼條件下,病部往往產生粉紅色粘質物。

防治上,清除病殘體後深翻;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適期晚播,避開高溫多雨季節。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多氧黴素1 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2.2 病毒病

病毒病為病毒性病害,以蚜蟲帶毒傳播。苗期心葉葉脈失綠,然後產生濃淡不均的綠色斑駁或花葉;成株期葉片嚴重皺縮,質硬而脆,常生許多褐色小斑點,葉背主脈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壞死條狀斑,植株明顯矮化。

防治上,一是選用抗病品種或雜種1代。二是清潔田園,防止雜草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毒源傳染。三是適期播種。四是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五是加強肥水管理。六是抓好防治工作,及早治蚜。苗期做好蚜蟲防治,可用50%闢蚜霧可溼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噴施。發病初期噴灑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2.3 菜青蟲

為害症狀: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菜青蟲僅在大白菜葉背啃食葉肉,形成小型凹斑,三齡後可將葉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殘留葉脈及葉柄,並留一下大量蟲糞汙染菜心。菜青蟲的為害可引起軟腐病、黑腐病的加重和流行。

主要採取以化學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主於菜粉蝶幼齡幼蟲的抗藥力很弱,及時用藥十分重要,當苗出上後就要開始噴藥,每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使用的藥劑較多,包括: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或乙酸甲胺磷水劑I000倍液,BT乳油或青蟲菌6號500~800倍液,21%殺滅斃乳油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或30%)滅幼脲1 號(或3號)500~1000倍液。

2.4 蚜蟲

消滅蚜蟲在初發階段,可選用40%樂果乳油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70%滅蚜松可溼性粉劑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100倍液拌種;或50%二溴磷乳油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25%亞胺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250~500公斤噴霧;或50%馬拉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400~500公斤噴霧;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0.5公斤加水1000~1500公斤噴霧;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如2.5%溴氰菊酯(即敵殺死)0.5公斤加水3000~4000公斤,或速滅菊酯(即速殺滅丁)、10%氯氰菊酯、中西除草菊酯(即多蟲畏)、二氯苯醚菊酯(即除蟲精),均0.5公斤加水2000~2500公斤噴霧。

秋白菜栽培方法及病蟲害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