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電商身價2600億的馬雲,爲何又要親手終結純電商?

5月8日消息,2018新財富500富人榜出爐。榜單顯示,馬雲身價是2602.6億元。

憑藉電商得到一切的馬雲,2016年雲棲大會上說純電商時代馬上要結束,將來是新零售的天下。

上一篇文章簡單分析了什麼是新零售。

新零售說簡單點,就是線上+線下

但是馬雲憑什麼說將來是新零售的天下?

憑藉電商身價2600億的馬雲,為何又要親手終結純電商?

先來看下打了這幾年的線上線下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在哪些地方:


線上優勢:可選擇性多、大數據支撐等

線上不足:體驗度欠缺等

線下優勢:互動性、體驗性等

線下不足:價格不透明、選擇性有限等


我這裡列舉的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全部列舉出來應該可以寫一篇論文,不糾結這些細節。

這些優勢不足誰不知道,早幾年怎麼沒見大佬們忽悠什麼新零售?

因為——線上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前幾年線上基本可以形容為躺著都能賺錢,現在為了流量,殺的你死我活。

有些線上渠道,一個新用戶已經貴到200塊了!

線上挺慘的,但是線下的日子也不好過,傳統的零售業在暴跌,流量和毛利都被互聯網公司擼走了。

憑藉電商身價2600億的馬雲,為何又要親手終結純電商?

線上線下都是零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既然大家日子都不好過,那要不咱們別鬥了,握手言和還是好哥們,大家一起發財多好。

但是言和容易,發財就有點難度了!

線上有明顯的數據優勢,通過客戶的行為能夠分析出客戶的喜好,實現精準的推送。

線下小兄弟對這個數據早就垂涎三尺了。

線上能做到每個人精準化個性化推送,但是到了線下,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進去都有不同的陳列,數據的作用不能發揮到極致。

憑藉電商身價2600億的馬雲,為何又要親手終結純電商?

舉個例子:

小區門口的社區店(通常50-300平方),通常覆蓋周圍500米,最厲害的業態的單日最高客流可以到800-1000人。

客流量的限制時約束線下零售的一大難關,但是對任何一個社區店,即使經營接近完美,也只有周圍500米內的客人才有轉化的機會。

受限於門店面積,商品的品類不可能太豐富,難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線上線下聯手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面對實際,難度還是非常大的,線上的數據可以給線下的客戶維護以及供應鏈優化提供很大的支持,但是理想中的極致化零售體驗,目前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明天我們接著分析在新零售道路上先行一步的行業先驅們,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深耕互聯網科技領域,多角度事件剖析,支持請點關注!歡迎段子手神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