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之道——「你情我願」的平衡!

這幾天隨著台州小微金改話題登上央視《對話》欄目,小微信貸這個概念又隨之火熱起來。溫州金改時,我曾借王陽明的話評價兼期望,我想這話同樣適用台州:“金改是去病的藥,然以促進實體為貴,若留滯於虛擬(經濟),則又因藥發病。”

關於小微這幾年也寫了些東西,有些之前推送過,有些可能沒有。最近再梳理一下,挑幾篇出來再發發吧。

以下是我2013年寫的一篇文章,記錄了我當時對小微信貸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今天回過頭來看,大部分想法自己還是認可的,但對於信息對稱、不良的認知以及對道德風險的過於善意理解等一些問題當時有些過於天真,過於拿衣服啦!

改就不去改啦!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文章略長,約5000字,不喜長文的跳著標題看吧!歡迎就此交流!)

按:這篇文章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個星期,居然東拉西扯地整出5000多字,算是迄今為止寫過最長的文字了。梳理了這幾年來對小微信貸上的一些想法和看法,由於寫得並不連續,會有一定的跳躍,但總體來說是這個意思,湊合著看吧。

這半年來,或者說從去年開始,隨著各類風險事件在各地的不斷爆發,許多原本覺得順理成章的事忽然就有點想不明白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是過大了還是遠遠不夠?貸款真的只能用於日常經營?擔保真的越多越有保障?不良出現就不是好事嗎?技術進步(創新)帶來的改變我們準備好了嗎?

整天在提小微信貸,那究竟信貸是個什麼東西?一借一貸謂之“信貸”,也就是說借貸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的各自承諾,因此信貸最終還是一個商業行為,有著自身的商業規律,屬於“你情我願”的互惠互利和互相遷就,政府和媒體可以把它昇華到社會和政治高度,但參與其中的人必須清醒“這終歸只是一單生意”。有一個段子說創業者最初的融資對象往往是3F:family,friend,foolish。嘿嘿,我們可以和客戶成為朋友,甚至家人,但千萬別讓人把你當成了傻子。

我的觀點:當前出現的銀行不良貸款的迅速飆升,正是由於對前幾年小企業信貸的次級貸款化趨勢認識不夠,或者只是在業績壓力驅動下不願意去面對,在本質上這就是中國的次貸危機!以當前問題最嚴重的溫州為例,據說六成以上企業面臨困境,三成企業資不抵債(語出樂清小型企業協會副會長),難道當地銀行在發放新增貸款前看不出這些企業已經過度負債,已經存在還貸壓力(這不就是典型的次級貸款人嘛),還不是看著借款人手裡有一個房地產、煤礦、風投什麼的項目,認為即使沒有收益,本金收回來也是不會產生損失的(這樣的事08-09年發生過),可現實是人美國還投保了呢,不是照樣倒攤?!

一、明騷易躲,暗賤難防。

談到小微融資,信息對稱永遠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從銀行的正常商業角度來說,借貸絕對是一種“讓對方獲利”,從而保證自身利益的行為(這在稻盛和夫先生認為是一般的商業關係的原點,我絕對認同,不然銀行為什麼會拼命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和預期呢?)。而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借錢的代價是利息和擔憂,因此一個理性的企業家會確保自己所有的借款不會達到讓自己擔憂的程度,更不會借錢去買會貶值的產品,造成兩頭虧損。

所以我認為其實雙方在核心利益上存在必然的一致性,信息對稱是一種內在需求。然而造成如今這種甚至有些對立的局面,不得不說各方都有責任。首先是輿論宣傳上,每天在想當然地疾呼企業融資難、銀行門檻高、幹銀行的都不是什麼好人(看看影視作品就知道,行長基本都不是什麼好鳥),這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心理防線;

然後是這幾年下來,銀行的多數套路已經暴露,招式用老,一些老油條已經獲得了一種“我在暗處”心理優勢,而這很容易引發道德風險;當然,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銀行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手段不夠,對於許多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客戶經理來說,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做,僅僅就是因為沒有人教過。

當然,有時候即使是獲得真實信息也不一定就有用,請看網上拷貝的段子:多年前,我在學校門口拿個記錄本掐表看美女,經過一個學期的統計,發現校花的作息,從此我上學路上遇到她的幾率比其他同學高出354%,然後姑娘就覺得跟我挺有緣,-----,然後畢業了,-----然後就沒了。所以對美女,和邂逅同樣重要的是驚喜和感動,數據挖掘能給你提供一些機會,最終結果還是要看你能帶來什麼。就比如,企業提供的銀行流水裡其實有很多信息,但你好好分析過嗎?

除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信息對稱存在問題外,還有銀行內部上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不得不提。有一個順口溜很形象地說明這一點:上級吃下級,一級吃一級,一吃到底;下級騙上級,一級騙一級,一騙到頂。往往出現看上報材料都是“清純玉女”,出了風險立馬成了“人盡可夫”的怪狀:這裡面多半是調查能力的問題,因為有些情況,如高利貸的情況有時候連老闆自己都搞不清楚;也有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審查文化,這基本是一種面上文化,是一種鑽孔的文化,要想通過審查就得把你材料裡磕著、碰著的東西包裝起來、甚至砍掉(有影響,但不是核心影響),而且越是層級差異大,孔的彈性越弱;至於真正說存在道德風險的惡意欺瞞倒是不多的,銀行人雖然形象不好,但這點職業道德還是講的。

這裡,還必須強調一點,能夠包裝、砍掉的部分往往是非財務因素,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 重財務的該“收權、集中、靠流程”(因為上級的水平、判斷一般總比下邊要高一點),而對不重財務的小微業務來說更該“放權、分散、看好人”,如果你覺得你水平高,看得透,想把誰都牽在手裡玩,那到時候看就看誰玩誰了?

二、用他們的血肉築起新的長城。

擔保難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小微信貸發展的另一個大難題,甚至是最大的難題,在有些人以為: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這些人想明白沒有,擔保只是緩解殭屍入侵的一個堅果,只是為你贏得更多的時間,如果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再大的堅果也會被啃完的。因此擔保在信貸上永遠不能、也不該成為最後的依靠。這兩年來,江浙的企業成批連片的倒下,大有火燒八百里聯營之勢,想想那些僅僅是因為牽涉到擔保而陷入絕境又垂死掙扎的企業,確實還真有幾分悲壯。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說:

不存在擔保,只存在擔保者。太TM對了!!在擔保的選擇上,千萬不能形式化、教條化,更不能迷信化,有效的一種方式、一個擔保人就可以了,無效的越是複雜、越是人多越亂,甚至還會出現反效果而引火上身。舉個例子,某企業原來的擔保人一般,於是從風險控制角度又追加了一個擔保人,可恰恰是追加的擔保人這邊出事把這家企業給牽扯進去了(擔保從來不會是單向的,再說對擔保人的調查哪會真像對借款人一樣)。

還有一種觀點或許並不那麼合適,供探討:從不良率的角度來說,是否90%以上的擔保都做了無用功。當然我們說如果沒有擔保不良率肯定會更高,但信貸的判斷不該從願意發放信用貸款這樣的基礎開始要求嗎?我這麼想,並不代表說我就樂意發放信用貸款,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信用環境太差(或許說是太好),往往一個失信的人還可以堂而皇之地和你坐在五星級大酒店的咖啡吧裡,喝著紅酒,抽著雪茄,波瀾不驚地聊他的人生風雲得失,而你,就是那個他失信銀行的代表。如果哪一天一個失去信用的人連實名買把菜刀自殺的權利都沒有了的話,我覺得擔保這個問題也就基本不再是問題了,當然那個時候可能借錢的人也不那麼多了,需要的擔保也會減少。

三、到了碗裡都是肉。

關於貸款用途個人覺得目前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誤區,彷彿所有的貸款只能用於“購買原材料”(特別是一些新客戶經理心目中如果貸款用於其它地方就是大逆不道的),但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要貸款?所有經營性貸款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幹一件事:做生意掙錢。如果只為了做一筆生意,這是典型的貿易融資,必須“購買原材料”,因為在單筆的資金循環中只有這個才能產生資金迴流;但是如果是為了長期循環地做生意,就會產生各種資金需求,購買原材料只是其中最基本、最日常但不一定是最需要,這種無視企業實際需求而簡單粗暴地限定貸款用途的做法,看似合理實際徒增操作風險和政策風險。

本人一直堅持一個觀點:不用於投資的貸款都是無效貸款。國家提出中小企業要進行轉型升級,但靠“購買原材料”能實現轉型升級嗎?同樣是錢,憑什麼貨款回籠就可以買機器、買土地,而銀行貸款只能購買原材料?到了碗裡都是肉嘛,只要不投毒害人,你管他給誰吃呢?至於你擔心的萬一他把錢投到房地產了怎麼辦?切!這麼擔心你不貸給他不就行了嘛!再說你為了貸款用途合規給他編寫貿易合同時不知道他把錢就是投到房地產的啊?還不如直接引導其投到廠房設備等生產資料上呢。而且我們要認識到資本是流動的,天然就具有逐利性,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貸款資金用途流向控制的關鍵不在於銀行,而在於社會大環境,在於國家對高額投機回報的控制,如果回到十幾年前,絕大多數貸款不用你控制都是流入實體的。

談到這裡,還必須說一說貸款期限的問題。就如上文提及,貨款回籠實際本該是企業的流動資金,更該用於日常經營,而一些大額的固定資產投入才應該通過銀行融資。於是你又提出說貸款期限越長風險越大,這是為了控制風險。拜託!那是指貸款用途和你說的一樣的情況下,好吧!如果說本質上都是用於建造廠房,無疑期限更匹配的中長期貸款的風險絕對不會比短期流動資金大,而且貸款利息更高,收益更大,你說哪種貸款更合適?

順便再說說阿里小貸成本過高的問題。真的過高嗎?如果我是一個真正做生意的人(網商),參加雙十一活動,資金缺口10萬貸款,從前後備貨到資金回籠大概1個月,活動結束後我沒有融資需求了。1)我從阿里貸10萬,期限1個月,年利18%,到期歸還(甚至提前歸還),所付利息不會超過1500元,而這10萬貨物在雙十一為我產生了10%的利潤;2)我從銀行貸10萬,期限6個月(時間太短人家不和你玩),年利7.2%,也是到期歸還,需要支付利息3600元,當然這10萬同樣為我產生了10%的利潤。當然,有人會提出你可以用這10萬在段時間去掙更多的錢啊?問題是我去哪裡找一個不熟悉的投資還必須有7.2%以上的收益?即使找到了,我怎麼能確保貸款到期時我的投資款全部收回?如果不能我要不就賠上信用,要不就染上更高利的融資。

通過與經營週期的嚴密匹配,利率水平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反映貨幣時間價值了,資金的附加值效應將更加凸顯。

四、天不下雨天不颳風,也長不出好莊稼。

記得好幾年前,有一位領導曾對一家基本零不良的支行提出過溫柔的批評:“(零不良)一方面說明你們的風控工作做得很好,但也表示你們在市場拓展上還可以更加進取一些嘛!”這話在當時是對的,擱現在也沒有錯,只是在當前的環境下不好再說了(可能也找不到這樣的行)。

銀行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機構,自然不是風險喜好者,但也沒有必要害怕畏懼風險。

一來這是經濟週期使然,媒體不是報道說我們的小微企業平均壽命不到5年嗎?姑且不論這一數據到底有多少參考意義,但不管自然人還是企業人,都有一個生老病死,也難免有人作奸犯科,出現點狀況很正常,只要這種不良的發生控制在大數據以內,就當是感冒發燒,不還能提高免疫力嘛!

二來是對政策、執行的偏差預警。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變數,對一些原本熟悉的情況慣性執行中很難靠自身敏感性發現問題,因此偶爾地、非系統性地出現這麼一戶、兩戶的不良貸款,有助於及時調整政策以及發現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偏差,更好地進行工作指導;

三是能起到警示菜鳥,防止頭腦發熱的作用。現在的信貸從業人員多數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基本沒有經歷過不良貸款,無知無畏的,加上又普遍善良(指不知道分辨好壞優劣),一旦有了幾年太平日子就可能頭腦發熱,正常性的風險事件剛好給大家澆澆冷水,可能是最好的風控教育了,同時還能防止一些道德風險的產生。而那些經歷過幾次風險事件教育的客戶經理可能成長得會更快。

當然,風雨一定不能太大,像當前就已經有了一點風暴的意思,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真就有點大了。但你必須發現在這樣的大潮裡還是有不怎麼溼身的,往往是在一些經歷、處置過許多風險事件的老信貸掌舵下完成的,這些支行的特點都是平時工作做得紮實,空架子、虛架子少,做一個客戶是一個客戶,天氣好也不冒進,氣候差也沒有理由歉收。

五、經是好經,就是和尚的嘴歪了。

這幾年,作為銀行人如果開口不談金融創新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彷彿之前的一切都有問題,都不合時宜,都得改。但有些創新就像是電視廣告裡的方便麵,看上去湯多料足老少皆宜,隔著屏幕都透著香氣,可事實上吃起來根本就不是這個味。

特別是信貸上來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本質不可能改變,形式上怎麼變化都不能脫離開這一點。我想這一點裡有這麼幾層意思:1)這是一個環的概念,需要在每一個循環上體現現金、商品、資產的流通,不用刻意地“短頻快”,也無需迴避“長穩平”;2)這是一個重在實質的概念,“還”才是核心;3)這是一個操作的概念,過於複雜了就做不到“不難”,反而把原先的優勢都失去。

從近年來推出的貿易融資、供應鏈、聯保貸款等等創新來看,都是偉大正確的,說起來似乎都能解決問題,但為什麼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了呢?(當然,也有許多失敗的創新,因為你都搞不明白這個產品目的是什麼?而投資界有句名言說:你理解不了的買賣就是不好的買賣。)因為這些產品設計在變成文件後就從偉大正確變成了複雜而正確,它才不管你在執行中會有怎樣的變通呢,反正經是好經,誰讓你歪著嘴念呢?唸經的人也委屈啊,哥,不歪著嘴就無經可唸了,那可就飯碗都沒了。所以寫經的同時最好能附帶開發出唸經的工具,比如銀企互聯在供應鏈金融上的應用。

在金融創新的抄襲上大家都相信所謂的“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只要某地出現了一部真經,各地就會紛紛來取,甭管是梵文、英文、阿拉伯文、方言的土語的,翻譯過來就唸唄,反正念“外來經”還是挺時髦的。誒,總得講個水土吧!有時候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呢就被逼著去推新產品,你說咋整?

的確,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進步,今天的金融已經不再是銀行裡撥一撥算盤那樣簡單了,留下的創新空間要多大有多大,同時隨著監管的不斷加強,限制的不斷增多,需要通過創新手段來規避,或者說是打擦邊球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比如許多利率市場化的產品)。但千萬別忘了創新的目的和出發點必須是改進管理、提高效率、提升價值,是為了給衝在一線的同志們配備更得心應手的武器。所以金融創新的基層性很強,地氣很重要,它絕對不僅是理論上的事,甚至有時候並不需要嚴密的數據支持,僅僅是邏輯上的合理順利就可以。所以千萬重視基層的金融創新,因為他們瞭解當地市場,在長期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明白生存之道,上級行的每一個附加條件都可能給這個創新帶上一把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