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作者丨戴弘梯

排版丨蒋文明

香港导演不少,而且在黄金年代做得很出色。

只是,有的拍商业片拍得快晚节不保——《追龙》也许只是一场意外,王晶不是没有才华和能力,只是他玩票买情怀对观众的好感是一种消磨。有的卖情怀卖得快晚节不保——刘镇伟有《赌圣》这样的佳作在前,到后来大话西游和东成西就的翻拍越来越让人不敢恭维,对着黄子韬真的喊不出“爱你一万年”。有的被后生拉后腿——张嘉佳实力坑前辈。很多人会说,港产电影就这样,拍来拍去还是那些东西,但是类型片还是会有佳作冒出,文艺片也会有走心的,许鞍华的《岁月神偷》和《桃姐》成功了,但是《明月几时有》没有什么突破,霍建华在同行的衬托下有点吃力(霍建华:这锅我不背),而《幸运是我》私以为是这几年港产文艺片难得的小惊喜。

但是对我来说,林超贤是个特例。

第一次主动接触林超贤的电影是在初一年级,那一年看了他的《证人》,主演是谢霆锋、张家辉和张静初,第一反应是张家辉演技铁打,第二反应是张静初居然会讲粤语(歪个楼:张静初拍港片其实表现不俗,在尔冬升的《门徒》里面,她的演技某种程度上碾压了彦祖,这个瘾君子的角色在香港影史上还是挺出彩的一笔),第三反应是,林超贤真是合我胃口。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证人》

在学习林岭东一辈的基础上走类型片的路,挖掘人心又形成了自己的暴力美学,林超贤在编导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林超贤的电影个人特色很鲜明。他给我的第一个记忆点就是R级,我认识电影的分级制度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暴力和血腥的镜头他不会避讳,而且还会毫不遮掩地拉近景给你看,真实而直接,他的镜头就是一双窥视残忍的眼睛,这就是他的美学。直接鲜明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了他的人物塑造上,他很擅长塑造不同人物的立体形象,说不上每个都那样饱满而完美,但是看得出他下了很大功夫。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张静初《门徒》

《江湖告急》其实是我看的第一部林超贤的电影,这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很出彩的一部类型片。开场又酷又怪异,结局略悲凉又意味深长,西式的黑恶幽默,近景的细节拍摄,还有人物塑造的讲究,黑帮电影里《江湖告急》可以说是一朵奇葩了。他和《黑社会》的塑造方式不同,《黑社会》的淋漓尽致从里到外、从人到群体、从思想到体制,结局一出还能让你再受“这就是黑社会”的精神一震,这种架构在港产黑帮片有些“高定”的意味。但是《江湖告急》他的核心放到了江湖,在江湖游走的人可能是黑社会,也可能只是依托黑社会生存的人,它的塑造点放得更低,也会有很琐碎的细节,讲的是忠义二字的没落现状,人情味和趣味性更浓一些。林超贤在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安排,比如硬汉gay,黄秋生演关公,略有王家卫风格的开场白,导演皮这一下,观众还是挺开心的。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江湖告急》剧照,中间的关公是黄秋生

《逆战》算是一部赔钱货……当时是冲着周董去看的,其实《逆战》没那么难看,比《刺陵》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高潮迭起和火爆的场面也扛不住剧情的尴尬,在当年的某官方统计中,逆战亏损上亿元,高投入遇到硬伤,人气也救不了。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周杰伦《逆战》

而《魔警》可谓是林超贤在类型片拍摄过程中的又一次滑铁卢,全程看彦祖飙戏和张家辉不时冒出来装神弄鬼,该林超贤的照样很林超贤,但是看完会让人心生他是不是要没东西拍了的感觉。可是这部片子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切入点非常特别,讲的是人的心魔,从心理的层面去展开一个故事,这也是他在拍类型片的过程中求新的体现,只是,这个“新”没有很好地把整部片子带起来。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魔警》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林导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叫感情戏。文戏的尴尬之处在很多作品里都可以找到,最典型的莫过于《破风》,彭于晏和王珞丹的感情线实在是硬汉玛丽苏,生涩得仿佛是林导透过萤幕在向影迷解释“你看我还拍了感情戏噢”,让人接受无能。《湄公河行动》的文戏也是被人们诟病的一个点。他的作品整体非常硬,所以他从中加入文戏时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刻意煽情,他在《线人》里对感情线的处理就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不足,但是好在选角,演员的再塑造下整部片发展得较为流畅。陆毅在这里没发挥好,但是比起某幺蛾子大陆剧,陆毅演黑老大还是能带入角色的,相比之下桂纶镁更惊艳一些,收放自如,而且从青春电影里走出来的她丝毫不会在血腥和打斗种生怯。《线人》是我最喜欢的林导的作品,从头到尾砍人枪战自然少不了,但是和血腥黑帮片不一样的是它把终点放在陈细魁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同时他作为小人物的悲情性在最后被推衍到了一个极点。谢霆锋拿的金马影帝实至名归。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张家辉 谢霆锋《线人》 这是在《证人》之后的又一次合作

再歪个楼。在后起之秀中,周显扬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导演,画面色调偏黄,而且配乐的选择还挺讲究,比如《大追捕》里贯穿全片的肖邦夜曲,《黄飞鸿》里梅林茂的配乐。配乐好的电影是确实很能带入的,墨镜王的插曲就很讲究,很多老港片的原声带都是可以翻出来反复听的。不过这和个人喜好有关。《大追捕》和《线人》是我最经常给别人推荐的两部10后的港产警匪片,《大追捕》是冲着张家辉飙戏,《线人》是冲着谢霆锋飙戏,场面的残忍程度当然是林超贤更胜一筹,从人物的塑造上,周显扬也还是嫩了点,但是二者都有一个好,就是你能在电影里捕捉到真感情,电影整体的和谐感和对观众的冲击使作品瑕不掩瑜。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张家辉《大追捕》

至于《激战》和《破风》,这种让人血脉喷张的电影给影迷们鲜明地传达了一个消息:林超贤真的很会拍男人。搏击手、自行车运动员、军人,这是近几年林超贤用来展现男性荷尔蒙的角色媒介,作为魔鬼导演,拍他的电影真的很磨炼人,典型例子就是大家的老公彭于晏。从《破风》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林超贤转战大陆之后开始在拍摄中非常充分地利用自然,俯拍的大场面非常震撼,那种辽阔的壮观加上配乐,对于气氛的渲染用土话说就是“燃”,很燃,大型的战争场面他也很喜欢,激烈又波折,看他的电影越来越容易让人紧张。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破风》

林超贤就是这样,警匪拍了好多,花样玩腻了的时候,你以为他会一直这样走下去,结果他拍了《激战》;后来又拍了《魔警》,当你觉得他怎么拐回去了还突然质量下滑的时候,他到大陆拍了《破风》;他拍完破风听说他接了《湄公河》,你几乎要大叹R级大魔王要被广电打压了的时候,电影里还是很明朗的林超贤风格;拍完《湄公河》他又拍了《红海》,同样的军事体裁你在疑惑他能做出什么不同的时候,他酷到飞起地冲击了所有观众的感官。到这里是一个非常淋漓尽致的林超贤,作为一个军迷,主旋律片的外衣下他并没有被束缚住,而是将自己野心里想要营造的真实而振奋的场面完美地表现出来,他照样挥洒荷尔蒙,照样把人物塑造得尽可能地立体和饱满,但是他把视野越放越大,他开始塑造群像,开始思索战争背后的人性,对比同类作品对于细节的把控也是前人少见,曾经那个优秀的类型片导演在新的范畴下开疆扩土,他的暴力美学同战争的还原和电影艺术糅合在一起,产生了属于他的化学反应。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湄公河行动》中林导演试戏

希望他要一直这么酷下去。我会继续蹲守他的下一部作品。这是我的习惯,我的好习惯。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