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一条裤子经过缝补可以穿上好多年,鞋子亦是如此。多年前的利川街头,总能听见补鞋匠的吆喝声,叮叮当当的修补声,补鞋匠们用娴熟的修补技术让一双双鞋焕然一新。如今,随着利川的发展与进步,利川城市面貌和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他,一直坚守在南门桥头这块阴凉的角落,一顶帐篷、一把破伞、一部缝纫机、一把锤子、一个小匣子,缝缝补补,转眼就是30载。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有一处特别的“摊位”,那就是李师傅的修鞋摊摊,只要你经过南门桥,总会看见一位老人,低头专注的忙碌着,一把遮阳伞、两块板子,隔离开外界的风雨喧嚣,彼时彼刻,手中的鞋就是他的全世界。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一把缝缝补补好多次的伞,斜插在石桥缝里,撑开后不偏不倚刚好为他一人遮阳避雨,两面再围上简陋的板子,属于一个老手艺人的“铺子”小屋就这样“建成”了。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李师傅在南门桥头摆摊修鞋已有30年左右,平均每天至少补10双鞋,秋冬季是最忙的时候,一天修补数量可达到20、30双,那双长满老茧的粗糙的双手,30年来累积补鞋至少达10万只。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他们有的叫我李皮匠,因为补鞋嘛,好多时候要和皮鞋打交道的。有的人也叫我李师傅,无论叫莫子,他们喊得顺口就行”李师傅笑呵呵的说着,手上的活儿却没停,那双手灵活的围绕着鞋子“舞动”着,让我想起““刚与柔”的对比,那双手经过几十年的敲打历练如钢铁般硬朗分明,那丝丝线却如绸一般柔顺,刚与柔在修补过程中协调一致,不一会儿鞋就补好了,“看上去像没有补一样,没有修补过的痕迹”前来修鞋的客人满意的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十几分钟时间,修鞋的来了四五个,有的是走在路上鞋带断了,有的是家里孙子的运动鞋底掉了,还有的是皮鞋坏了......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喊他就在那边修,那边近,他不搞,非要来李皮匠这里修,说他修得好些”两位老人中的一位这样说着,语气里带着些责备,脸上和眼里却溢满笑意。“不过他确实修的好”,他补充道。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李师傅和大家聊天,一直都是笑呵呵的,手里忙着,嘴里说着,眼里笑着,凉风拂过,南门桥上的修鞋摊摊却令人倍感温暖。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为利川街头巷尾的手艺人点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更为那些坚守在一个行业里几十年的老手艺人点

利川南门桥头的补鞋匠李师傅,缝缝补补坚守3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