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扶貧行動」走進崇禮碧桂園助力鄉村振興

陳月芹

“做完手術,我真能看見嗎?真的免費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的80歲老人王美英在面對碧桂園集團(以下簡稱“碧桂園”)光明扶貧小組的工作人員來訪時問道。簡陋平房的牆壁上,整齊地掛著兒女們的照片。王美英沒有想到,自己第二天又能重見這些笑臉。

6月21日,九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在碧桂園“光明扶貧行動•白內障復明”項目(以下簡稱“光明扶貧行動”)的支持下,免費進行了白內障手術。據瞭解,除了“光明扶貧行動”,碧桂園還正積極推進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工作,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打造出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扶貧攻堅之路。轉型奔跑中冶置業能否“彎道超車”

關愛白內障患者,重燃生命光亮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扶貧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並對扶貧攻堅提出新思想、新目標。

“光明扶貧行動”由原國家衛計委、國務院扶貧辦共同組織開展,旨在通過整合社會資金,全額資助建檔立卡的貧困白內障患者救治費用經醫保報銷之後個人自付的部分,從而實現免費救治。“光明扶貧行動”瞄準因病致貧返貧的群體,由政府設計、扶貧社團主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0歲至89歲人群的白內障發病率約80%;90歲以上人群則超過90%。“隨著醫學進步,白內障手術安全有效。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支持下,患者個人僅需自負約3000元手術費。但由於家庭貧困、觀念落後等原因,許多貧困戶患者仍未及時治療,導致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碧桂園崇禮區扶貧小組負責人楊連超表示。

3月3日,碧桂園與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簽署協議,率先在啟動儀式上捐贈一億元,對建檔立卡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救治。5月,碧桂園派駐扶貧工作人員駐紮崇禮區,開展“光明扶貧行動”工作。

自“光明扶貧行動”啟動以來,在張家口市衛計委的統籌安排下,經過與市第四人民醫院確認救治患者信息、臨床醫療專家篩檢、患者術前檢查等準備工作,九名患者成功進行了白內障手術。碧桂園相關人員透露稱,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補充保險報銷或補貼後,每人每隻眼睛再補貼1500元,可基本滿足手術治療的所有費用。王美英作為補貼對象,在得知能夠免費通過手術重見光明後欣喜不已:“終於能看見了,太好了!”

由“貧”到“興”,多方式精準扶貧

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曾表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必須按照這一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一系列問題。

除“光明扶貧行動”外,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碧桂園今年啟動了對八省13縣(區)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結對幫扶項目,將精準扶貧提至主業高度,從綠色產業扶貧到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從整村扶貧到整區幫扶,扶貧到人、扶貧到戶、扶貧到村,走出了一條有碧桂園特色並可複製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之路。

“崇禮區有兩個鎮、八個鄉,當地經濟主要由旅遊業帶動,缺乏產業支撐,年輕人多外出務工。當地1645戶、2681人的貧困群體中,老弱病殘幼超過1900人。”碧桂園專項扶貧小組成員季保兒表示。

談及扶貧工作的困難,楊連超坦言,當地水資源缺乏、冬季較長等氣候環境條件制約著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將主要通過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形式扶貧。另外從地形上看,崇禮區由四座山夾著三條溝,人口主要集中在三條溝上,溝與溝之間存在交通障礙。許多貧困戶老人對屬於醫療扶貧範疇“光明扶貧行動”起初抱有“怕被騙、怕麻煩和怕風險”等心理,使得扶貧小組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前期宣傳與溝通上。

為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針,6月15日,碧桂園宣佈進軍現代農業,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在產業扶貧上,碧桂園將結合崇禮區的自然條件,藉助集團苗木子公司的資源,引導村民種植觀賞類苗木,合理利用閒置土地,開拓進苗和銷售渠道,形成產銷一體的生產運營模式。農戶通過勞作獲得收益,提高其積極性。同時,碧桂園在當地發展彩椒等經濟類蔬菜簡易大棚種植,提供相應技術支持,並計劃在崇禮區開設30個包含線上線下銷售的社區便利超市“鳳凰優選”,一方面,與蔬菜種植貧困戶、農業合作社建立供需關係,通過訂單引進作物銷售,帶動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將通過直營店帶動部分貧困人口就業,實現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相結合。

在就業扶貧方面,碧桂園崇禮區扶貧小組已與崇禮區人社局對接就業培訓扶貧工作,梳理集團及子公司的崗位需求,雙方共同籌備策劃招聘會。碧桂園還通過了解當地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的要求,聯繫培訓機構,組織有就業需求而無技能的貧困戶學習並實現本地就業。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落實兜底資金是持續開展好、實施好“光明扶貧工程”的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定點醫院提供充足的救治力量以保證救治效果、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持續鼎力支持,這三者缺一不可。以點窺面,從崇禮到全國貧困地區的每個角落、從白內障到貧困地區醫療建設等各個方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