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像抓景區一樣抓產業園區發展

紅網時刻張家界7月9日訊(通訊員 鄧開明 劉名湘)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產業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根據國務院和省裡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張家界市的實際,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推進產業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市園區技工貿總收入達90億元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達30億元以上,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50%以上,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市財政整合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園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園區創新發展。

要像抓景區一樣抓產業園區發展

張家界市是一個以旅遊而聞名海內外的“年輕城市”,近年來,市委深入實施 “對標提質,旅遊強市”發展戰略和“11567”總體思路,張家界市在景區提質升級上有了質的飛越,隨著西線旅遊景區的開通,基本形成了“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全域旅遊格局。然而,在產業園區發展上,張家界市卻落後於省內兄弟城市,根據省園區辦公佈的《關於湖南省2016年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發展綜合評價的通報》,張家界市3家園區全部排在100名之後,綜合排名靠後。

產業園區是發展實體經濟的火車頭,是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主陣地,是發展高新技術、促進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是人才、資金、技術的窪地,園區在補短板、調結構、促轉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市政府常務會上,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指出,張家界的重點工作是抓“三區”,一個是景區,另一個城區,再一個就是園區。抓景區和城區工作已取得實效,但是抓園區發展明顯重視不夠。劉革安強調產業園區發展是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主動提供優質服務,要像抓景區一樣抓產業園區發展。

整合1000萬元園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園區發展

根據《意見》要求,市財政整合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園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園區新增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融資貼息,支持園區重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建立園區小微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分擔和損失補償機制,同時,區縣也要制定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市、區縣發改、經信、科技、財政、商務糧食等部門在申報及安排中央、省級政策項目資金時,重點向園區傾斜。

創新管理體制,探索推行“三區整合”和“2號公章”

張家界市的園區規模小、競爭力弱、短板多,園區之間存在同質化惡性競爭,為優化產業佈局,提升園區聚集度,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意見》提出探索推行張家界經濟開發區(張家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慈利工業集中區、桑植工業集中區“三區整合”管理體制,研究實行全市產業園區體制機制統一設置、支持政策統一配套、發展資金統一調配、工作成效統一考核,各園區實現空間整合和體制融合。同時,突出園區的經濟職能,加快剝離各園區管理機構社會事務管理職能,重點承擔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發展、企業服務、安全生產等工作。《意見》還提出推行園區使用“2號公章”(規劃審批除外),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實行管理機構與開發運營企業分離。

保障園區產業項目用地需求

《意見》提出,對園區用地指標計劃實行單列,動態儲備,保障園區產業項目用地需求。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優先安排創新創業企業用地。積極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和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制度。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現有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徵收土地價款。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聚焦,嚴禁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和工業用地變相用於商業性房地產開發。園區利用存量工業房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及興辦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的,可在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5年期滿或涉及轉讓需辦理相關用地手續的,可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市場價,以協議方式辦理。

構建創新和開放體系

《意見》指出,鼓勵園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市級產學研結合創新專項資金重點向園區科技型企業傾斜。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獎勵制度,爭取到2020年,全市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家以上。鼓勵園區全面融入湖南省對接500強、新絲路、自貿區、湘商會、北上廣“五大開放行動”,拓展開放發展空間。依託張家界航空口岸通關平臺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進境指定口岸等建設,提高園區開放發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