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的疑问

随着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播,“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成了一句经典,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明白这六个字的含义,很多人总是将它当做战友之间的情谊。

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的疑问

钢七连连长高成是最先喊出这六个字的人

高成说这话之前:咱们连三次一等功,大功六连一次集体二等功就吹成那样,三次集体一等功表示什么呢?表示,在在三次战役中,阵亡超过三分之一,表示,在三次战役中,歼敌逾倍甚至是二十倍,表示,在三次战役中超越了这个连建制的这战役性作用,哎,重要的,最重要的我们连到今天还没有倒,而且还永远这样继续下去,不抛弃也不放弃,所以我们就叫钢七连!

这话听着是非常带有感染力和部队荣誉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听的出来,这当然不是在讲战友情谊。军人生来为打赢,如果不能赢得胜利,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军人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军人荣誉之所以不容亵渎就在于它是由生命浇筑的,就像钢七连,三次一等功,无数荣誉是因为1100多名烈士的牺牲换来的。

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的疑问

成才之所以被老A判定失败就在于,他主动放弃了任务,做了逃兵

成才认为当人员损失了一半就可以视为失去战斗力,当时E组已经损伤四分之三。所以他觉得自己撤离战区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袁朗却并不这么认为,认为那是常规战争的常规部队逻辑,演习中的态势是常规态势吗?老A是常规部队吗?你意识到放弃行动的后果是什么吗?我们一切的训练是不是都预示着我们将在高压甚至是绝境中下作战。

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的疑问

袁朗与成才的评价谈话里,将“不抛弃不放弃”锁定在了战友情上

不过《士兵突击》里,相对于原著小说《士兵》对这一点是有不少改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强调了战友情。成才放弃了钢七连,考核任务里抛弃了钢七连,在老A的训练里没有拦住27号,作为军事影视剧这样改编是很成功的,毕竟《士兵突击》就是主要讲述基层官兵,战友之间的情谊才是主要升华的地方。而且也正像袁朗所说的那样,军队是很特殊的,对成才那样只是视自己只是过客的人,是不敢一起上战场的。

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的疑问

成才再一次来到老A,想要去救许三多,展示战友情时,又被袁朗评价为不合格

之前过分强调战友情,这时候就需要圆回来,把“不抛弃、不放弃”又拉回来,所以才有了那一段话,袁朗问成才:百万大军,几年的努力,人走人留,抛家舍业,就为了在演习中进行验证,而我的士兵为了见证战场上的友谊,而导致演习失败,那些做到这六个字的人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马上就要到征兵季了,有很多人会怀揣着许三多、或者成才那样的想法,怀揣着各种想法或者理想进入部队,请在这时想想“不抛弃、不放弃”的是什么,想想自己将要抛弃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想清楚了,仍然想要走向军营,就好好服役,好好当兵,踏踏实实的当兵,不负青春不负国家,不负烈士们留下的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