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君:以人为本——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从抽象思维向人的感性生命深度关怀的转向。“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论断,奠定了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青年时期,马克思在总结德国古典哲学的诗作中写道:“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天空遨游,寻找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而我只求能真正领悟,在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务!”马克思正是从“领悟”“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务”开始,展开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研究。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并没有一个理论形态存在的关于人的存在体系。但其面向生命本身的生存论向度,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实践论向度,世代相继的历史生成论向度以及共同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向度等,无不显示出其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意蕴。

关怀人的现实境遇

马克思生命哲学的深刻变革在于,他超越了西方哲学注重理性思辨的范式,将目光转向人的生活世界,使哲学关怀人的现实境遇。正如卢卡奇所言,马克思最崇高的意愿在于关心人,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命运和前途。而且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已在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指明了解决的原则。在我们看来,与其说马克思是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尽管这两点极其重要),不如说他是一位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献身”的哲学家。马克思的哲学始终聚焦于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现实本身。

马克思从此岸现世出发,深刻关怀现实的人本身。在给父亲汇报学习和成长状况的书信中,他写道,“我看到了全部体系的虚假,体系的纲目近似康德的纲目,而执行起来却完全不是那样”。由此,马克思明白了哲学对他的重要意义,没有哲学他便不能前进。因此,他“重新投入她的怀抱,并写了一个形而上学原则的体系”。然而,在“这个体系的结尾”,他意识到这一体系本身以及他的全部努力都是不恰当的,他决定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

尽管麦克莱伦在其著述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引用这段书信时写道,马克思向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想的转变,“没有丝毫表现出马克思未来思想的发展的迹象。任何关于马克思的观念在此已经孕育的说法,都是有违于原文意思的,因为此时没有任何可以表明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结合马克思的成长历程及其哲学的出发点、路向和考察方法等加以研究就不难看出,面向“现实本身”、关注“尘世中心”、倾注人性关怀,奠定了马克思哲学的基调。

马克思冲破西方理智主义的知识论传统,直接深入到前概念、前逻辑和前反思的世界。基于对人类实际生活和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马克思探寻尚未被知识论分化的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的关联等问题。例如,关于意识与意识对象的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关于感性与理性原始的同一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借伊壁鸠鲁之口指出,哲人优于别人的地方正在于他对其所知具有深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到者。这意味着,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的知觉,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的知觉,因为概念依赖于感性的知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重申:“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而关于人与自然的共感问题,马克思说:“因为直接的感性自然界,对人来说直接地就是人的感性 (这是同一个说法),直接是另一个对他来说感性地存在着的人。”

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

马克思哲学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没有“解放生产力”;而是因为资本主义不仅没有解放生产者,而且用新的、更加不人道的制度奴役生产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并且“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迷的解答,而且它本身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更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还将哲学的致思取向贯彻到他的方法论当中。他强调,经验的观察不应是神秘和思辨的,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应该根据经验来揭示。他强调,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应该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个人”是这一考察方法的前提。但这里的“个人”不是处于幻想中或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面对现实生活,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从而展开唯物史观的。至此,显而易见地表明他思考的全部问题都在于 “人是什么”“人能认识什么”“人应当如何生活”以及“人应当如何认识,才能改善生存境遇,过上美好的生活”。马克思超越了20世纪西方学者通过“非理性”的情感、意志、欲望等来解释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学,有效避免了陷入相对主义的价值归宿,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指向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