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君:以人爲本——馬克思哲學的內在意蘊

馬克思哲學實現了哲學從抽象思維向人的感性生命深度關懷的轉向。“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的基本論斷,奠定了馬克思哲學的邏輯起點。青年時期,馬克思在總結德國古典哲學的詩作中寫道:“康德和費希特喜歡在天空遨遊,尋找一個遙遠的未知國度,而我只求能真正領悟,在街頭巷尾遇到的日常事務!”馬克思正是從“領悟”“街頭巷尾遇到的日常事務”開始,展開了對人類歷史發展的研究。在馬克思的經典文本中,並沒有一個理論形態存在的關於人的存在體系。但其面向生命本身的生存論向度,拒斥傳統形而上學的實踐論向度,世代相繼的歷史生成論向度以及共同體價值的終極關懷向度等,無不顯示出其所蘊含的以人為本的意蘊。

關懷人的現實境遇

馬克思生命哲學的深刻變革在於,他超越了西方哲學注重理性思辨的範式,將目光轉向人的生活世界,使哲學關懷人的現實境遇。正如盧卡奇所言,馬克思最崇高的意願在於關心人,關心人的價值、尊嚴及其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命運和前途。而且對於這個問題,馬克思已在他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中指明瞭解決的原則。在我們看來,與其說馬克思是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儘管這兩點極其重要),不如說他是一位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獻身”的哲學家。馬克思的哲學始終聚焦於現實的、感性的人的現實本身。

馬克思從此岸現世出發,深刻關懷現實的人本身。在給父親彙報學習和成長狀況的書信中,他寫道,“我看到了全部體系的虛假,體系的綱目近似康德的綱目,而執行起來卻完全不是那樣”。由此,馬克思明白了哲學對他的重要意義,沒有哲學他便不能前進。因此,他“重新投入她的懷抱,並寫了一個形而上學原則的體系”。然而,在“這個體系的結尾”,他意識到這一體系本身以及他的全部努力都是不恰當的,他決定從理想主義轉向現實本身去尋求思想。

儘管麥克萊倫在其著述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馬克思》引用這段書信時寫道,馬克思向當時流行的哲學思想的轉變,“沒有絲毫表現出馬克思未來思想的發展的跡象。任何關於馬克思的觀念在此已經孕育的說法,都是有違於原文意思的,因為此時沒有任何可以表明這一點”。但是,如果我們結合馬克思的成長曆程及其哲學的出發點、路向和考察方法等加以研究就不難看出,面向“現實本身”、關注“塵世中心”、傾注人性關懷,奠定了馬克思哲學的基調。

馬克思衝破西方理智主義的知識論傳統,直接深入到前概念、前邏輯和前反思的世界。基於對人類實際生活和現實的人的生存境遇的關注,馬克思探尋尚未被知識論分化的主體與客體、感性與理性、人與自然的關聯等問題。例如,關於意識與意識對象的關係,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關於感性與理性原始的同一性,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借伊壁鳩魯之口指出,哲人優於別人的地方正在於他對其所知具有深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報到者。這意味著,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駁倒感性的知覺,概念也不能駁倒感性的知覺,因為概念依賴於感性的知覺。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重申:“感覺在自己的實踐中直接成為理論家。”而關於人與自然的共感問題,馬克思說:“因為直接的感性自然界,對人來說直接地就是人的感性 (這是同一個說法),直接是另一個對他來說感性地存在著的人。”

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出發

馬克思哲學的宗旨是追求人類的自由和解放。馬克思譴責資本主義制度,並不是因為資本主義沒有“解放生產力”;而是因為資本主義不僅沒有解放生產者,而且用新的、更加不人道的制度奴役生產者。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實現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並且“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共產主義是歷史之迷的解答,而且它本身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

更值得強調的是,馬克思還將哲學的致思取向貫徹到他的方法論當中。他強調,經驗的觀察不應是神秘和思辨的,在任何情況下,它都應該根據經驗來揭示。他強調,符合現實生活的考察方法應該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出發,“個人”是這一考察方法的前提。但這裡的“個人”不是處於幻想中或與世隔絕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

可以看到,馬克思正是面對現實生活,從“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從而展開唯物史觀的。至此,顯而易見地表明他思考的全部問題都在於 “人是什麼”“人能認識什麼”“人應當如何生活”以及“人應當如何認識,才能改善生存境遇,過上美好的生活”。馬克思超越了20世紀西方學者通過“非理性”的情感、意志、慾望等來解釋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學,有效避免了陷入相對主義的價值歸宿,從而使自己的哲學指向關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解放。

(作者單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