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訊】近日,在北京的互聯網上,“盒馬鮮生招聘歧視北京本地人”一事被刷屏。

事由是這樣的:7月5日,一名暱稱為“暴躁的北京小娘們”的網友在微博發帖,指責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鮮超市——盒馬鮮生在招聘過程中存在地域歧視。從這位網友發佈的聊天記錄截圖來看,她在某招聘平臺上看到盒馬鮮生招聘的信息,於是聯繫其招聘負責人“田經理”。在與田經理溝通時,這位網友剛說出自己是北京本地人後,田經理便回覆了一句:“我們不要本地人,抱歉。”在這位網友的追問下,田經理解釋道:“北京人有錢”“我們用不起”。在隨後的聊天中,田經理還寫道“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該條微博一經發出便受到廣泛熱議,並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當事企業“盒馬生鮮”先後兩次通過微博回應:

“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盒馬回應(新浪微博)

當事件發生後,盒馬生鮮第一次回應時稱,“該招聘經理是第三方兼職員工”,對此,網民們並不買賬:

還有很多北京的網民呼籲抵制盒馬先生:

對此事,媒體也進行了廣泛報道,普遍對盒馬鮮生的地域歧視行為持批評態度。北京《新京報》評論稱,現實中,有多少招聘者把地域歧視變成暗箱操作,我們不得而知。鑑於此,顯然有必要藉助“招聘歧視門”這類典型個案,去推動反歧視共識的形成,反就業歧視,要保障的是“機會平等”,不能讓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因其籍貫、身高、性別等,就被不合理地剝奪了機會。

《光明日報》也曾針對地域歧視發表過評論:根治地域歧視沉痾,法治不能缺席,應以具體判例來增強對地域歧視的規則壓力;社會輿論也不能缺席,以便形成一種文明的“逼視”,增強對地域歧視的道德壓力。

除此以外,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財經網、新京報等多家官方媒體也都在各自的微博上轉發報道了此事,還有多家自媒體、微信公眾號也發表了評論。

資深時評人、聊城市新媒體委員會會長張洪泉表示:地域歧視一直是為人所詬病,但是相當一部分不良企業,相當一部分所謂的推廣高手,習慣性的採取地區歧視這種方式來做高效果低成本的推廣,很多時候效果又異乎尋常的好。對於那些習慣性地域歧視的行為,僅靠道德譴責是不夠的,急需立法支撐,嚴厲打擊。

互聯網電商資訊平臺@雙頻科技:盒馬這一行為讓事情的影響甚囂塵上,甚至已經從盒馬生鮮與北京人的矛盾升級到了北京人與外地人的罵戰。

北京土著@掀起了你的頭蓋骨:北京是個包容性極強的城市,北京老爺們兒跟大妞兒也都是有裡有面兒的,說實話,我但凡聊天兒,都時刻注意著不說“外地人”、出去玩兒也不說去“外地”了。為的什麼?因為我深知北漂兒不容易,作為一個北京土著,真心希望你們留在北京能有一種在自己家的感覺,出門兒在外的,遠親不如近鄰,這都是北京的老理兒。但是吃奶罵孃的事兒,不局氣,出事兒之後盒馬官方除了發了一個備忘錄截圖和一個沒加公章的蹩腳公告,並沒有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

資訊平臺@莫京客:盒馬,請先把你的致歉信寫好。

“盒馬鮮生”招聘涉嫌地域歧視:“你們北京人我們一律不要!”

小編認為,這種地域歧視是肯定不對的,不管是不是第三方招聘,這種事情都不該發生,不要讓阿里巴巴在我們心中的好印象磨滅。畢竟馬雲最近一直在給我們發紅包,支付寶首頁搜索962647就可領取,都是幾十元的紅包。剛剛建立起來的好印象就這樣給磨滅了。

對於此次事件您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