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暑,上班族更要预防「空调病」这5大症状要当心

随着全球暖化、温室效应的影响,省内夏天一年比一年热,「日头赤炎炎,随人顾性命!」俨然成为夏日午后高温的最佳写照,中暑、热衰竭等各式热伤害事件更是层出不穷。但中医师提醒,除了中暑,其实近期诊间因「冷气病」,也就是俗称「阴暑」,常感头痛、噁心而求诊患者也不少。

除了中暑,上班族更要预防「空调病」这5大症状要当心

中「阴暑」其实是暑日受寒 嗜吃冰饮、狂吹冷气惹祸

究竟什么是「阴暑」呢?中医科主治医师表示,所谓的阴暑,其实是古中医常用的名词,指的便是「暑日受寒」的情形。

而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夏日高温炎热,许多人为了避暑,选择躲进冷气房、过食冷饮、冰品、寒凉食物消暑。比如,大啖西瓜、刨冰,频繁进出冷气房,结果身体一时间承受太多寒气、无法调解,导致寒气入体所致。

「冷气病」上身了吗?夏日有这5症状别轻忽

因此,「阴暑」实际上并非过热引起,而是与人体不慎受寒有关,又可视为「冷气病」,临床上常见有下列5大症状:

①头痛:头部为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之一,一旦遭遇寒邪,便容易引起头痛、头晕等病症。

②疲倦:过食寒凉食物容易影响人体脾胃的运作,造成脾气不足,使吃下肚的食物无法被有效吸收利用,人体在缺乏能(热)量下,身体自然会有疲劳感产生。

除了中暑,上班族更要预防「空调病」这5大症状要当心

如果受到寒气影响的是人体的肾阳,则容易出现腰膝、关节酸痛等问题。

③噁心腹泻:当寒气入侵,便容易使人体脾阳受损,而使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找上门。

④筋骨酸痛:如果受到寒气影响的是人体的肾阳,则容易出现腰膝、关节酸痛等问题。

⑤手脚冰冷:另外,由于人体肝、脾、肾等筋络会从人体四肢通过,所以,一旦寒气入体、造成气血循环不畅,便容易反应于手脚,产生四肢冰凉等表现。

摆脱阴暑不适有方法!温开水、姜茶+揉按3穴位助舒缓

吴建东中医师也提到,一旦民众发现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速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协助、驱除体内寒气为佳。若无法即时就医,不妨可适度揉按下列3穴位,并搭配饮用温开水,或是姜茶、桂圆红枣等温性饮品,来暂时舒缓:

★合谷穴:位在手背拇指、食指间,二指併拢高起之虎口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适度揉按能让全身的气动起来;带动肠道的蠕动,发挥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好处。

★曲池穴:手肘弯曲横纹顶端处,适度刺激有助促进血液循环。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线相交、拇指所触凹陷处。有助放松头颈部肌肉、舒缓头痛。

除了中暑,上班族更要预防「空调病」这5大症状要当心

为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人体不适,建议民众冷气控温在26~28℃间,就是拥有清凉感,又预防受寒的好方法。

拒绝夏日受寒~久待冷气房先做好4件事

另外,吴建东中医师也提醒,想要预防暑日受寒、「冷气病」上身,关键仍在于改变不当的避暑习惯。尤其是,下列4大要点更要特别留意:

①冷气控温:

为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人体不适,建议民众冷气控温在26~28℃间,就是拥有清凉感,又预防受寒的好方法。

②出风口不对人:

尽量避免冷气、风扇出风口直吹人体,尤其是头颈部等部位,以减少风寒入侵的机会。

③流汗后要擦干:

最重要的是,如果外出流汗,在进入冷气房前,最好能将湿衣物更换下来。或是,尽可能将身上汗水擦干较有保障。

④适度活动身体:

另外,长期待在冷气房内,且久坐不动,也容易使人体气血液循环变差。因此,建议从事静态工作的上班族,不妨可每隔一段时间适度起身活动筋骨、拍一拍、动一动,都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