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文画笙

我一直觉得,没有试过,没资格谈喜欢与否,只有想与不想,敢与不敢。

为什么接受了相亲?

一年之前我还对相亲无比排斥。大约是觉得自己一个人过得好好的,并不需要通过这种指向性如此之强的方式来扩大交际圈——实际上,这也绝不是一个扩大交际圈的方式。转折发生在去年,重回学校,不小心遇到动心的对象,却突然发现,一个人生活太久,已经失去喜欢和爱的能力了。单身的生活自由而惬意,但是太过习惯单身却容易使人变得“自私”。所以,是时候开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建立一段亲密关系了。只是,毕竟工作环境限制,所以只能选择相亲,沙龙,在线平台等方式。

不记得谁告诉我,把相亲看作人类学调查,去见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人生。所以怀着好奇心,我接受了相亲。

为什么最终都不了了之,并且决定再也不相亲了?

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不了了之的原因大概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不想再相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介绍给你的人大多是按照介绍人的标准。曾经有人说,介绍人介绍给你的人,都是他们心目中的你的样子。问题是,介绍人甚至都没有跟我相处过,他们心目中的我也不过是他们想象中的我。

相亲之前我拒绝了看对方照片和资料。我努力想让第一次见面不那么刻意而为之。两个陌生人见面,聊聊兴趣爱好,聊聊生活经历,或者聊一本书,聊一部电影,和则做朋友,不和则友好再见。毕竟人生就是像搭火车,每到一处停靠,都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也许有人只能陪伴你短短一段,但总有人能陪你接近目的地。

然而现实却让人失望透顶。大约是我父母眼光作祟,大约是我父母对我有什么误解,又大约是我父母的交友圈限制,见得人无一例外让我觉得场面尴尬相处乏味。

尴尬而乏味的相亲是什么样子的?

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这大概是最具有个人色彩的问题了。没有什么八卦可以聊,只是想借这个问题感慨一下。可能有些把自己放在上帝视角了,但是I do feel sorry for them ——其实除了工作,你们应该还有别的值得骄傲,可以“炫耀”的事情呀。

工作固然重要。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工作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是面试的HR,除非你热爱你的工作,听你讲你的工作就像听故事,否则我对你的工作真的没什么兴趣。

我猜测,也许对方觉得这是他们“吸引人的条件”。老实说这在我看来有些可悲——用一个数字定义了自己,并且把这个数字作为一场交易的砝码。

我想最尴尬而乏味的问答大概是这样的:

休息的时候你一般都做什么呢?

不干什么。其实休息的时候我都很无聊,我比较想一直工作。

你很喜欢你的工作么?

无所谓喜不喜欢,工资高。

那你喜欢什么呢?

不知道。我打算买车了。

……

你一般都看什么书呢?

我不看书。可能以后会看看炒股的书吧。

……

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男生的颜值重要么?

这跟性别无关,颜值对所有人来说都重要。

不是说你要长得貌似潘安或是要沉鱼落雁,而是人确实都是看脸的,所谓眼缘吧,所以有一副看着舒服的皮囊真的很重要。毕竟,第一次见面,第一时间获得的最直观信息就是外貌和气质。不用刻意让自己长得像谁或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也许在你眼里颜值爆表的人,在别人眼里只是路人甲路人乙,反之亦然。但是,花时间让自己看上去清爽整洁,花时间让自己的打扮更适合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总是好的。毕竟,很少有人会愿意跟看不顺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吧,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我毫不怀疑自己是Sapiosexual,聪明而有才华的人让我觉得Sexy。但是,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我还是会因为颜值来判断是否有跟对方聊天的欲望——我从相亲中学到的事情。只要符合我的审美就好,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的两性相吸了。

相亲之后我更坚定了拒绝的心

所谓缘分是等来的还是求来的?

之前一直觉得一切随缘。

后来觉得,凡事都是尽人事听天命。

缘分可能会不期而至,但他不会敲门,关上门的你大概只能一直错过了。

但是缘分也比较任性,求不来,勉强不来,但你总得打开门走出去,给缘分一个偶遇你的机会。

最近似乎没有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所以只剩下感情问题困扰自己。感触有点儿深所以想写点什么,写完之后可能自己也更清醒一点儿了。

写在最后,算是这半年来体会最深的一句话:爱人是一种能力,不会就去学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