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等手段調理B肝,DNA病毒數量大大降低,這只是個案嗎

中醫即漢醫,是指以中國漢族為主體的勞動人民,而創造的有關人體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和防治、保健養生等為主的學科。中醫治療保健手段多樣多樣,包括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等。

中醫艾灸等手段調理乙肝,DNA病毒數量大大降低,這只是個案嗎

中醫能治乙肝嗎?有人不以為然:中醫不知何謂“乙肝”,更不識“HBV”,談何治之?聽上去似乎有道理,但如果理解了中醫整體辯證施治的治療理念,就會明白,中醫對乙肝並不是那麼無力。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中醫同樣不識流行性傳染病毒,但一樣能治好感冒。

且看一個用艾灸等中醫手段調理乙肝的真實案例:

本人2015年10月檢查乙肝DNA病毒為1.85*10的7次方,谷丙轉氨酶為284,穀草轉氨酶為152(正常區間體檢表上為0-40),r-谷氨酰轉肽酶67,肝功能不正常,檢查後醫生要求住院治療。有一段時間是治療了,後來回來調養了。

以下是2016年4月23日檢查的結果:DNA病毒為1.39*10的4次方,谷丙轉氨酶為31,穀草轉氨酶為34,r-谷氨酰轉肽酶為18。肝功能正常。一年來,本人通過艾灸、按摩穴位、揉腹及茶療法達到了上述效果。現將方法附上,以供患者共同交流。

中醫艾灸等手段調理乙肝,DNA病毒數量大大降低,這只是個案嗎

1、每天早晨4:30起床做仙人揉腹一遍,做完後開始按摩身體穴位。

2、先按摩腋下淋巴的反射區32次、在按摩太沖至行間,同時用點穴筆點按大敦穴大約3分鐘,然後按摩右腳底的肝臟反射區,按摩肝臟反射區時採用逆時針方向按摩。

3、剛開始時,每星期艾灸兩次,現在一星期一次,沒有時間不艾灸。艾灸的主要穴位是背部的膀胱經(主要是肝俞、脾俞)命名、腹部的中脘、章門、關元。艾灸時,先灸背部再灸腹部。

中醫艾灸等手段調理乙肝,DNA病毒數量大大降低,這只是個案嗎

4,最後一點,用細葉龍鱗草泡水喝,以養肝排毒,修復肝臟。一般晚飯後半個鐘頭飲用,每次用3-4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後飲用。注:所謂的細葉龍鱗草,兩廣地區均有,網上巴百生藤茶就是這種植物。認準其形態,其葉子是橢圓形,比較細小,跟雞骨草較為相似。泡水喝,回甘快。所以如果有養肝需求,平時也不妨常飲用,只有好處沒害處。

以上方法,純粹是個人總結,我也不可能確保對任何人都有效果。如果有效果,不妨多多宣傳,為他人,為大家,也是為自己。這只是養肝範疇,治療還是必須的。如果醫生建議吃藥抗病毒,那麼就應該聽醫生的建議。不要擅自中斷用藥。

(以上觀點與經驗來自乙肝患者)

中醫艾灸等手段調理乙肝,DNA病毒數量大大降低,這只是個案嗎

筆者語:中醫,沒有“病毒”概念,可能它的方法殺滅不了病毒,但是卻可以調節人體機體,得到陰陽平衡狀態。事實上,現代醫學也強調乙肝患者應加強機體調理,提高免疫力。中醫,是5000年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許有許多不科學的地方,也有糟粕,但更有精華。全盤否定它,是很沒有道理的,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