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丨湖北大学 姚才刚 教授

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嘉宾

湖北大学 姚才刚 教授

编者按: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武汉举办。届时将有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实修人士以及各大媒体记者齐聚江城,就“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即日起,论坛办公室将陆续介绍预出席第三届论坛的嘉宾,望热爱东方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朋友积极关注。

嘉宾介绍丨湖北大学 姚才刚 教授

姚才刚教授

一、个人履历

姚才刚,哲学博士,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暨儒学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周易学会会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中国伦理学。

先后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教研项目等,另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宣部重大委托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

先后到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做访问学者或参加学术会议。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中国伦理学原著选读”等课程。2012年获湖北大学首届“领航·海华育人奖”,2014年入选湖北大学首届“青年英才计划”。

二、学术成果

(一)著作:

1.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

2.《宋明儒学与长江文化》(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新编中国哲学史》(参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

5.《中国哲学原著导读》(第一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6.《近世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创造转化》(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嘉宾介绍丨湖北大学 姚才刚 教授

姚才刚教授部分著作

(二)重要论文译文:

1.伦理学视阈下民生问题探析,《医学与生命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2.论陈献章的人生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朱子文化》,2013年第2期。

3.甘泉学派的思想特色及其对中晚明心学发展的影响,《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

4.论罗软顺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湖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5.经典研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华义理》第二辑,国学基金会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6月。

6.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缺失及其对中晚明儒学发展的影响,《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

7.民生问题的伦理学意蕴,《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年11月9日。

8.先秦儒道墨民生观刍议,《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0年卷。

9.论湛若水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黉门菊灿--萧汉明教授七秩华诞纪念文集》,2009年12月。

10.传统儒家义利观与“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理念,《哲学与文化(韩)》,2009年第6期。

11.道德理性精神的回顾与重建,《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09年卷。

12.宋明理学中的天道性命之说及其伦理价值,《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3.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论顾宪成对王学的修正,《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4.从经典研读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5.略评宋明理学中的天道性命之说,《朱子学刊》第十七辑,黄山书社2008年6月。

16.顾炎武的“耻德”观与当代荣辱观建设,《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7.明儒李村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船山学刊》,2008年第4期。

18.许孚远哲学思想初探,《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19.传统儒家修身学说及其现代价值,《人文论丛》,2007年6月。

20.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朱子文化》,2007年第1期。

21.乡风文明建设刍议,《党建闻新》,2007年第6期。

22.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3.论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的特色,《鹅湖月刊》(台北),2006年第10期。

24.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楚天学术(7)》,2005年。

25.略论理学的主要问题意识及其现代启示意义,《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

26.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可否相容,《恒道(3)》,2005年。

27.先秦礼学的创新之作,《江汉论坛》,2005年第5期。

28.从儒家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的关系看哲学之用,《哲学的应用与创新》,2005年。

29.“理-分殊”与儒学重建,《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0.传统礼学精神的现代阐释,《信息参考》2004年第8期。

31.试论明末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23期转摘)。

32.论儒学的超越性与宗教性,哲学伦理学评论,2003年。

33.“两行之理”与终极关怀,《恒道(2)》2003年。

34.“内在超越”与儒学的宗教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4期

35.“第三代新儒家”刍议,《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6.台湾当代新儒学研究概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原发表于《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

37.《传统儒家慎独学说浅议》,《求索》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11期全文转摘。

38.《“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5期。

39.《〈蕺山学派哲学思想〉读后》,《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

40.《海峡两岸学者研讨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与伦理学》,《哲学动态》1996年第9期。

41.《建构二十一世纪的新伦理学》,《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4期。

嘉宾介绍丨湖北大学 姚才刚 教授

姚才刚教授

姚才刚教授认为:当代人在稍得闲暇之时,也需要尝试做中国古人倡导的静坐修习的功夫,以便缓解精神紧张、身心俱疲的状况。这既有心灵治疗的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当代人的人生意境。姚教授还借助对宋明理学家蒋信的研究,将静坐实践修证归纳如下:1.“默识涵养”。“默识”即是静默中的当下体悟或心领神会,摆脱外部事物及语言文字的束缚,超越经验判断、逻辑推理或理性思辨阶段,突出对天道心性的洞观、神契与反求自识。2.“主静无欲”。蒋信等宋明理学家所谓的“主静”,主要不是静坐活动,而是基于心性修养的目的,排除外界事物及自身欲望的干扰,彰显人本有的善心善性,且宋明理学家所言之“静”兼具“身和心”两方面的内涵。“无欲”主张要对人的过多的欲望加以抑制。3.“戒慎恐惧”:追求“万物一体”的高远境界,不可走向玄虚,相反,人应脚踏实地做修身、克己之功。

什么是万物一体呢?

姚才刚教授在《“万物一体”思想的新发展——以明儒蒋信为中心》中指出:一个人若体悟到“万物一体”的道理,便会“将自身放在万物中”,把自己与万物看成是息息相关的,且儒家的仁德具有“生生”的特性。回到生生化化的本体,整个宇宙即是“万物一体”,天地间所有事物都是同一个生生不已的力量在起作用。如此,不仅意味着人与自然万物应相融为一体,亦可指人与人之间应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姚才刚教授指出儒家“万物一体”说对于当代人的启示意义。当代人应培养一种“万物一体”的仁爱情怀,如此方能真正关爱、呵护他人以及自然界中的禽兽、草木乃至瓦石。除此之外,“万物一体”说还能够促使人超越形体的有限性,而在精神上获得与天地同体的永恒性;有助于培养人们济世救民的责任感、悲悯情怀和担当精神。

这就是儒家的超越性所在。就此,姚教授回应了儒学有无超越性以及儒学是不是宗教等当前国内儒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姚教授认为:西方学者心目中的“超越”大都指外在超越。儒学中蕴含的“超越”,不是指向彼岸王国的超越,而是在人自身之内实现的精神超越。孔子所讲的天不是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格神,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它可以被看作是人的本善之性和社会公义的一个终极根据。通过个体的努力与自觉的道德践履,从有限的存在之中即有可能获得意义的开显与境界的提升,最终指向“至善”的圆满境界。儒学是典型的“内在超越”的思想形态,它妥善地处理了生命的有限性与终极理想的超越性之间的关系。儒学与组织宗教全然不同。儒家走的是一条合乎常识与人情的平正的道路,没有在他世与现世的眷念之间形成对立的两极,较为妥善地处理了生命的有限性与终极理想的超越性之间的关系。它要人立足于现实并接受与生俱来的种种限制,但又不停留于此,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既认同当下的我,又认同超越的“道”。儒学虽非组织宗教,但同样能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道。

姚教授说: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为生计奔波,有太多的现实关怀,还有无必要去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之类的问题呢?其实,“超越性”、“终极性”之类的话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固然首先要关注限定他生存条件的东西,但却不会只满足于对生存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性的需求。而且,人的种种现实关怀若无终极信念的支撑,没有对无限、超越(即道)的祈向,那么,他就可能心无所主,漂浮无根,他的现实关怀也可能被扭曲,即要么陷溺于本能的感官享受之中,如行尸走肉;要么追逐各种过眼烟云之流行事物,但终其一生也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之所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同样也不能缺少根源意识和终极托付,否则便会趋于浮躁无序。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应平衡发展,“内在”与“超越”应同时兼顾。儒学却强调人与天地之道相通,与超越的生源相通,人的终极关怀只能建立在“道”的层面上,而非建立在“器物”或“一己之私”上。

姚教授在论及传统儒家伦理观时说:传统儒家伦理不仅不是国民劣根性的渊薮,而且,改造国民劣根性、重构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信仰体系,恰恰离不开传统儒家伦理的涵化、滋养。我们应对传统儒家伦理的精义与流弊进行必要的区分,在肯定传统儒家伦理精义的前提下,进而批判其流弊,如此方能对传统儒家伦理作出合理的评价。

更多嘉宾:

关联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